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建设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新一届“杭州数字工匠”出炉

· 世界读书日 在阅读中感受美好

· 每户1.6万元的标准!杭州将有350户家庭可免费改善居室

· 杭州通过 “国家节水型城市”省级复查

· 杭州用梦幻联动推动文旅破圈

· 杭州举办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

· “圈”出百姓幸福生活——构建城乡命运共同体的杭州新实践

· 铂金奖!杭州花境作品荣获2024上海(国际)花展最高奖

文明播报  
>>更多  

· 老师脚骨折坚持“站”讲台 师生轮流“护送”上下课

· 西湖景区垃圾分类主题巴士“上线”了

· 一边是倾力寻找 一边是真诚感谢 清卫员翻遍18个垃圾桶只为帮学生这个忙

· 23年前写下“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的浙大女生已成为优秀企业家

· 地铁1号线到站 乘客都不下车 全在等……

· “杭州太让人有安全感了” 地铁站这一幕引来网友感叹

· 看“隐藏的战争”传承红色精神

· “掰开揉碎”让镇村干部听得懂有收获 临安“聚红星”宣传团“声”入人心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2.jpg
12.jpg
19.jpg
12.jpg
   首页 > 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
垃圾不落地是怎么做到的?
杭州文明网     2017-04-14 09:10:46
 稿源: 杭州文明网
 编辑: 陈俊男

洁化、美化家园,小营巷社区居民热情高。图片来源:杭州日报

  一只装满厨余垃圾的垃圾袋,被深埋进“都市菜园”的试验田中——这是最近小营巷的居民们正在试验的“垃圾减量”新方法。装垃圾的垃圾袋也蛮特别,学名叫“淀粉基可降解垃圾袋”,一般三四个月时间就会降解成絮状。

  这样一来,厨余垃圾也会变成“都市菜园”中南瓜苗、青菜苗的肥料。“以后长出来了,是真正的有机蔬菜哦!”菜园主人孙大伯说。

  从搬走“垃圾山”,到率先实行垃圾不落地,上城区小营巷社区与垃圾的这场“持久战”整整打了60年。

  “以前小营巷没有垃圾桶,垃圾都扔在巷口、墙边,平时臭气熏天不说,下雨天更是污水横流。”小营巷社区主任徐一健说,正是因为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响应毛主席“动员起来,讲究卫生,提高健康水平”的号召,小营巷居民搬走“垃圾山”,治理臭水沟,消灭“四害”,也成为了全国爱卫运动中的一面旗帜。

  56岁的叶娅娜,是小营巷社区第五代卫生委员。她记得,大约在2000年前后,小营巷里用的还是垃圾房。“每天垃圾都要堆到垃圾房门口,也有些居民还习惯随意堆在门前、墙边,我们社工就一边动手清理,一边挨家挨户地上门做宣传、做工作。”

  这位任劳任怨的社区第五代卫生委员,一干就是12年。2010年,杭州开始实施垃圾分类,小营巷社区率先成为了“垃圾不落地”试点。很快,“接力棒”也从“50后”的叶娅娜传到了“80后”社工金凌手上。

  作为小营巷社区的第六代卫生委员,金凌还清楚地记得当年拜访第一代卫生委员程瑜老人的情形。他对老人承诺说:“小营巷是全国的‘卫生红旗’,我一定会让这面红旗继续飘扬。”

  不设垃圾桶,每天上下午两个固定“倒垃圾时间”——推行“垃圾不落地”,对于当时拥有3600多户居民的小营巷社区来说,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

  虽然试行“垃圾不落地”之前,社区社工专门上门对每户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支持率高达85%以上,但是想让居民改变一直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着实需要更多的努力付出。

  于是,每天上下午各两小时的卫生巡查,也成了金凌的必修课。早上8点不到,金凌就要摇着铃铛,提醒居民出来倒垃圾。这个被同事称为“颜值担当”的帅小伙,乐此不疲地行走在小巷子中。有时候,他还会拿上火钳,将放错的垃圾“归位”,为居民进行现场指导。渐渐地,大家习惯了这定时响起的铃铛声,还会自觉地拎着垃圾袋,等待垃圾车。大家都说,“举手之劳,受益的是我们自己。”

  为了鼓励居民们的积极性,金凌还有一个好创意——制作“垃圾不落地积分卡”。只要定时投放垃圾,保洁员就在居民的积分卡上盖章。每月集满25个章,便可到社区换取小礼品,垃圾分类的观念也逐渐推广开来。

  现在,环保理念在小营巷社区深入人心,社区垃圾的分类率保持在80%以上,同时实现了垃圾减量。小营社区连续三年被评为垃圾分类百名优胜小区。2015年,社区还荣获浙江省节水型示范小区、杭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杭州日报 通讯员 柴溢 记者 王紫微)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