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建设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新一届“杭州数字工匠”出炉

· 世界读书日 在阅读中感受美好

· 每户1.6万元的标准!杭州将有350户家庭可免费改善居室

· 杭州通过 “国家节水型城市”省级复查

· 杭州用梦幻联动推动文旅破圈

· 杭州举办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

· “圈”出百姓幸福生活——构建城乡命运共同体的杭州新实践

· 铂金奖!杭州花境作品荣获2024上海(国际)花展最高奖

文明播报  
>>更多  

· 老师脚骨折坚持“站”讲台 师生轮流“护送”上下课

· 西湖景区垃圾分类主题巴士“上线”了

· 一边是倾力寻找 一边是真诚感谢 清卫员翻遍18个垃圾桶只为帮学生这个忙

· 23年前写下“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的浙大女生已成为优秀企业家

· 地铁1号线到站 乘客都不下车 全在等……

· “杭州太让人有安全感了” 地铁站这一幕引来网友感叹

· 看“隐藏的战争”传承红色精神

· “掰开揉碎”让镇村干部听得懂有收获 临安“聚红星”宣传团“声”入人心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2.jpg
12.jpg
19.jpg
12.jpg
   首页 > 美丽乡村
迈向全镇景区化 塘栖乡村美丽升级
杭州文明网     2018-10-18 08:31:46
 稿源: 杭州文明网
 编辑: 王 洁

  老旧的村委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功能齐全、整治一新的“美丽村委”;传统皮影戏文化复兴了,让村民的业余生活变得丰富;丁山湖漾的废弃渔船变样了,它成了湖之一景,点缀其中……经过美丽乡村的建设,古镇塘栖又将焕发新的生机。

  去年,余杭区启动了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一年来,塘栖镇以水乡、湿地文化为品牌,结合运河、超山等文化元素,以打造“美丽村委”、发展“一村一品”、建设全域景区等方式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进一步展现了塘栖的独特风貌韵味。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塘栖的老百姓享受到了“美丽建设”所带来的成果。百姓的观念发生了转变,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群众对美丽乡村的支持度在不断提高,这也为塘栖镇A级景区村庄建设和全域旅游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美丽村委” 助力乡村建设

  “乡村美不美,首先看村委!”走进柴家坞村村委,不仅环境干净整洁,白墙空余处还展示着柴家坞村党建+、基层社会治理、特色甜蜜产业等相关内容,让村民充分感受到“美丽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我每天晚上都会来这里活动,村委场地大,服务配套也好!”柴家坞村村民沈阿姨说。每到傍晚,村委公园内人群便开始聚集,打篮球、广场舞……男女老少,三五成群,谈笑风生。

  “之前老百姓不太理解美丽乡村的建设工作,特别是拆建方面的问题。”柴家坞村党委书记沈凤良说。经过“美丽村委”的改造,村里老百姓的生活发生变化。小孩上下学都可在村委集中接送,由专人看管;村委有了礼堂,新人举办婚礼,不愁没有场地;党建活动室、停车场、运动器材等一应俱全。

  接下来,该村还将利用村内闲置土地,在坞儿斗、钱家角建立老年活动中心等场所。同时,在各自然村也计划建设活动休闲公园等,将村委功能延伸布局至全村范围,让每个老百姓都能享受到“美丽成果”。

  “美丽村委”的效果是显著的。通过建设,柴家坞村的老百姓享受到了“新村委”带来的实惠,如今村民的想法变了,主动要求“改变”成了村里的“主旋律”,村民纷纷参与其中,为美丽乡村建设出力。

  柴家坞的变化只是塘栖镇“美丽村委”建设的缩影。2018年6月,塘栖镇率先启动“美丽村委”创建活动,对照该镇“美丽村委”的“六无”、“六有”创建目标,计划将16个村的村委大楼,打造成美丽乡村示范点、村民办事的“连心桥”,示范引领全镇美丽乡村建设再上台阶。

  截止目前,塘栖镇16个“美丽村委”试点区块,已有9个村完成建设,其余村也将在11月中旬完成。

  此外,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丽村委”建设中,塘栖镇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开展“党建+治理”、“党建+人大”等工作,发挥党员、人大双重先锋模范作用,将“听民声、汇民意、解民忧”的理念放在首位,广泛发动党员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群策群力打造乡村建设标杆。

  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宣传,引领村民代表参观建成区块等,让群众从“要我做”变“我要做”。以柴家坞村来说,该村村民在建设中自发组织成立了民主监理队、美丽义工队等队伍,协助美丽乡村建设。

  在试点区块建设期间,各村共召开村民会议、村民评审会33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252个。同时,通过民主议事协商、乡贤上门工作,农户主动拆除不雅建筑12464.5平方米,退让围墙2289米,设立美丽庭院示范户320户。

  全域景区 风情“一线牵”

  走进丁山湖区块,放眼望去,粉墙黛瓦的民宅,莲藕依依的池塘,依池而建的栈道,绕村蜿蜒的塘超小径,勾勒出一幅恬静秀美、别具特色的江南水乡风景画。

  丁山湖位于塘栖镇南部,水域面积683亩,境内渔桑发达、风光旖旎,是塘栖水韵风情线的核心区块。

  “老底子的时候丁山湖沿岸的村民基本是靠打渔为生的,现在丁山湖变漂亮了,塘超小径沿河而建,村里发展乡村旅游,让老百姓受益匪浅。”丁河村村民黄松泉说。

  近年来,塘栖镇依托丁山湖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开展塘栖水韵风情线建设,在改善沿线环境的基础上,制定了村庄“十化”建设标准,利用当地水乡特色自然环境,通过完善旅游服务中心、旅游厕所、特色游步道、主题文化长廊等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做优环境、做美节点,拓展产业价值,发展乡村旅游,使沿线村庄在“颜值”和“产值”两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如,沿岸塘栖村依靠地理优势,吸引了上海景域、杭州漫村、浙大、省建科院、美丽乡村学院等十余家旅游策划运营及投资单位等的合作意向;而丁河村则将以开发丁山湖为契机,在沿河一带打造以民宿为主体的“商业一条街”,以此提高周边村民的经济收入;丁山河村海峡两岸美丽乡村产业园于今年9月正式开园,首批6家企业入驻,为该地“美丽乡村”发展注入了强大的产业支撑。

  塘栖水韵风情线是加快推进塘栖“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塘栖“名山、名湖、名镇”旅游中轴线的重要举措。2016年,塘栖镇充分利用塘栖水乡特色,启动塘栖水韵风情线主体工程——塘超小径绿色慢行系统建设,小径全长约20公里,起于塘栖古镇八字桥,沿石目港,途经塘栖村、超丁村、丁河村、丁山河漾向南沿深结港,跨沿山港上超山,过青莲寺至海云洞。

  塘超小径的建设,一方面整合塘栖丰富的旅游资源,将塘栖古镇-塘栖湿地-超山风景区有机串联。另一方面,推动了周边村庄生态环境、基础配套的提升,改善了沿线居民生活环境。

  2018年,在“塘超小径”项目建设基础上,依托塘栖湿地及丁山湖良好的自然环境,实施丁山湖沿湖区域和塘超小径水陆沿线景观风貌综合整治。对塘超小径滨水绿化、游步道实施提升,丁山湖沿岸建筑立面、围墙及强弱电线路进行整治;新增8处景观节点以及停车场、星级厕所等配套设施,以此升级打造塘栖湿地精品线路。

  下一步,塘栖镇将继续完善该区块基础设施配套和服务功能,提升塘栖湿地环境品位,彰显水乡韵味,促进“塘栖古镇—丁山湖—超山风景区”休闲观光旅游带建设,为塘栖镇全域景区建设、美丽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村一品 打造水乡新文化

  “病了这一回,全亏了儿媳妇,里里外外地操劳,还跑前跑后地照护我……”柴飞是河西埭村村民,每周二晚上她都会到村文化礼堂和皮影戏队的成员们一起练习剧目,现在他们正在学习剧目《带着婆婆去改嫁》。

  “我爷爷是‘卫家班’皮影戏非遗传承人,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把这种文化继续传承下去。”柴飞说。在美丽乡村“一村一品”建设中,河西埭村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卫家班”皮影戏,不但设立了“非遗”展示中心,还组建新的“卫家班”皮影戏团,帮助收集故事资源,还原传统演出。这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为河西埭村的“美丽建设”注入了人文精神。

  “发展美丽乡村,文化品牌建设必不可少。”河西埭村党总支书记姚国娣说,“通过‘一村一品’建设,可以发扬河西埭的传统文化、促进旅游业发展,把文化优势转化成为经济效益,实现乡村文化和经济的共同振兴。”

  目前,河西埭村已组建了一支规模13人的皮影队伍,能为观众带去十多个皮影戏节目的演出。接下来,该村计划在宏磻中心小学开设第二课堂,并将皮影展馆作为该校的校外实践基地,从而推广传统文化,打造美丽特色品牌。

  河西埭村仅仅是塘栖镇打造“一村一品”的样板村落之一。在“大花园”、“大景区”的蓝图下,塘栖镇参照A级景区村庄创建标准,积极对标全面提升景区村庄整改,以景区的理念规划乡村,以景点的要求建设乡村。同时,塘栖镇利用当地水乡特色自然环境,深入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使全镇各村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亮点”。

  如,塘北村建立了以枇杷、蚕桑等农业种养殖为主,以蚕桑文化展示为特色的农业生态游;超山村发展出了以梅花、禅文化为特色的农业观光游;丁河村、宏磻村等则利用水乡优势,挖掘出传统“渔猎文化”等。

  此外,塘栖镇还开展了各类农村文化展示比赛活动,如米塑制作比赛、蚕桑技艺展示等,让海量民间特色文化资源重新焕发活力。同时,通过举办“温暖塘栖美丽人物”“六美妇女”“三型网格员”等系列评比,宣扬德、孝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丰富村民精神文化需求。

  接下来,塘栖镇将以美丽经济为目标,进一步挖掘各村自有村风民俗,发展农村电商、农业旅游等乡村产业,努力把塘栖全镇打造成为环境优美、特色鲜明、产业兴旺、宜游宜居的余杭东部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带,以推动该镇乡村振兴发展。

  (杭州日报 文/沈鹏阳 胡丹 柴媛媛)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