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建设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盘点“五一”大杭州各区、县(市)的流量密码

· 月月有花香 季季有花展 杭州发布“花满杭城”地图

· 杭州立法推动老字号守正创新发展

· 炫酷新地标!杭州又添超大公园 公共空间已正式开放!

· “五一”假期旅游客流量创历史新高

· “五一”假期推出不少暖心举措 游客点赞西湖景区“真温暖”

· 免费、半价!杭州推出超170项文旅惠民活动

· 为乡村"十路人才""开路"!杭州发布行动计划

文明播报  
>>更多  

· 杭州多措并举为流动摊点“筑巢安家”

· 事发突然!杭州市中心 十多个男人往隧道里冲!

· 杭州20岁姑娘坠入钱塘江 一个身影突然冲了过来

· 火上热搜!杭州西湖边的这群人太能拉好感了

· 六七点就有人去拍照!杭州这个“绿野秘境”火了

· “西小服”持证上岗 它的目标是提供更好的服务

· 异乡人在杭州自掏腰包发起“重阳宴” 一碗吃了23年的敬老长寿面温暖延续

· 西湖景区垃圾分类主题巴士“上线”了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2.jpg
12.jpg
19.jpg
12.jpg
   首页 > 美丽乡村
绿水青山创造美好生活
杭州文明网     2018-04-10 08:39:11
 稿源: 杭州文明网
 编辑: 王洁

  

绿水青山环抱的下姜村。(扫描AR图片)图片来源:杭州日报

  站在下姜村观景台“宁静轩”上放眼望去,一条碧水穿村而过,两旁一幢幢白墙黛瓦的小楼并立,一座廊桥横跨河面,连通两岸人家。

  有人说下姜村似游龙,有人说像“太极八卦”,更有人说是一只昂首欲飞的凤凰。

  就是这样一个美丽乡村,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还是一个穷山沟,村民只能靠“伐薪烧炭”“养猪喂牛”过活。

  山林毁坏、粪便满地,这就是下姜村的村貌。

  2003年4月24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此调研,谆谆指示引领下姜人走上脱贫致富的大路。

  15年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下姜村人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发展之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个小山村演变为现实。

  乡村振兴,生态是支撑点。没有良好的生态,乡村产业犹如无根之木、无水之源,乡村振兴更无从谈起。而保护生态环境,首先要转变农民生态观念,改变农业生产方式。

  村口立着的“下姜村——梦开始的地方”九个大字,娓娓述说着这个小山村的绿色巨变。

  要生活不要生态:伐薪烧炭群山中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下姜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土墙房、半年粮,有女不嫁下姜郎”是当时下姜村的真实写照。

  下姜村四面环山,土地资源有限,一个人只能分到5分良田、2分堤田,粮食经常不够吃。村民姜金田给三个儿子取名姜国饼、姜国糖、姜国富,畅想着“有饼吃饱肚子、有甜糖吃的‘富裕’日子”。

  地少,林多。当时,急于摆脱贫困的村民,发现“伐薪烧炭”钱来得快,纷纷扛起斧头上了山。姜金田记得,当时一百斤炭能卖到五六块钱,这可是笔不小的收入,“一斤猪肉才6毛4分”。

  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很快,炭窑越烧越多,最多的时候,附近山头有40座炭窑同时开烧;窑也越挖越大,你一次能烧300斤,我一次要烧500斤。“那时候意识差,想不到保护(生态)!”姜金田清楚地记得,每年从下半年开始,整个村子烟雾缭绕。短短几年间,6000多亩林子不见了,群山成了瘌痢头,东秃一块,西白一片。

  同样破坏的还有居住环境。养猪是村民们重要的家庭收入来源,家家房前屋后都养着两三头猪。晴天满村臭气熏天,雨天猪粪混着污水横流。村民余秋华印象最深的是,“东边(风)吹来西边臭,西边吹来东边臭,一到晚上就不敢出门,不小心就踩一脚。”

  1990年,余秋华从13公里外的安阳乡上梧村嫁到下姜,姑嫂们劝她:“下姜?那个地方很穷的。”余秋华不信。结果,农历腊月二十嫁过来,到第二年的二月,家里的粮食就吃光了,她只好硬着头皮回娘家借粮。

  据统计,直到1998年,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仍不足2000元。

  好生态才有好生活: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2003年4月24日,习近平第一次到下姜村调研。

  调研结束后马上召集村干部到简陋的村办公室开会。“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准备汇报,习书记笑着说,‘不要用材料。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我们是下来说真话的。放开了讲!”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老村支书姜银祥至今记忆犹新。

  乡村要振兴,生态环境必须先改善。很快,省农村能源办的专家到了,资金也落实了,村里建起了沼气池,厕所、猪圈、牛舍里的粪便污水,都流进了密封沼气池,村子干净了,村里的生态好了;村民们有了沼气用,上山砍柴的也少了。

  凤林港溪穿村而过,在村尾河岸边一角有一片古色古香的院落,走进去会发现,这里是下姜村的集体养猪场。如今村里谁还想养猪,都可以免费申领一个猪圈。姜金田的是07号,两头小猪正欢快地拱食着野菜。他准备养到过年,一头自己家吃,一头卖掉。他告诉我们,现在土猪肉一斤可以卖到22元。集体猪圈旁,一座大型沼气池还在使用,猪圈里的粪便污水全部流进沼气池。

  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直接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绿道骑行、休闲度假、垂钓、摄影、果园采摘等等,凤林港溪流域成为淳安全域景区的热点区域,各种富有乡土气息的乡村旅游节庆活动连续不断。

  2015年,下姜村顺利通过国家3A级景区验收,目前正在努力创建4A级景区。去年,全村共接待游客16.1万人次,经济总收入达到7184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045元,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姜金田的大儿子姜国炳(后改名)从城里回来了,收拾干净房间、院子,开起了民宿,取名“归园田居”,把游客往家里请,去年一年收入8万多元。

  执意要嫁“下姜郎”的余秋华,如今是下姜村妇女主席,负责村里庭院改造、垃圾分类工作;去年她家带头翻新了院墙,特意选了青砖青瓦,砌了拱券窗,配上了水仙、非洲茉莉,因为这样看起来更有古韵,更能吸引游客。

  余秋华回娘家,亲戚们开的玩笑也改了:“挑得(地方)好嘞,电视上经常放(下姜村)的,我们要去你们村旅游嘞。”

  下姜村生态环境的翻天巨变,让余秋华打心眼里自豪。2017年11月9日,她捧着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姜村寄来的十九大首日封,泪珠滚落,激动地说不出话。

  生态就是生活的源泉:一条山溪水的前世今生

  下姜村“穷山沟”变“绿富美”的生动实践,给周边区域带来了强大信心和真切的好处。5公里外的大墅镇洞坞村,身居千岛湖大峡谷腹地,依托当地生态环境绝佳的优势,出产了高端瓶装水,让这个小山村火了起来。

  去洞坞村那天下着蒙蒙细雨,车子沿盘山公路上行,路两侧树木翠绿,不时可见山溪潺流而下。陈美清的小分子水厂就在路边的洞溪源边。这是一片旧厂房,之前是一个笋罐头厂,在村民们的抗议下,关停了。因为做笋罐头要先把笋煮熟,笋煮完,水就直接排进洞溪源,清溪水变成了黄汤水,一到夏天,恶臭弥漫。

  眼看着下姜村“卖生态”的产业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村民陈美清在心里盘算,怎么发展洞坞村当地的特色。他想到了村里山上流下的山溪水。“水源是从山上汇流而成的,到这里有700多米,中间没有瀑布,都是滚流下来的,所以说保留了山泉水本来的水质。”陈美清向我们介绍着生产过程,“你看这旁边有很多苔藓,都是湿的,说明泉水里有雨水。要等这些苔藓干了的时候,重新蓄水,才能生产,这个时候的水,才是真正的山泉水……”

  看得出来,陈美清对自己生产的水很有底气,这股底气,来自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信任。

  陈美清给他的水取名“谦牧山泉”。他解释说,“谦”是“谦享自然”,“牧”是“牧以健康”。借此也时刻提醒自己:只有爱护生态环境,对自然报以敬畏之心,与之和谐相处,才能从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眼下,公司正在进行项目二期及第二水源建设,全部建成后日平均生产小分子水60吨,年销售产值达1.2亿元。

  水厂的30多名员工中有25名是当地村民。以往他们农忙时收收庄稼,农闲时打打零工。现在每人每个月工资能拿到4000元,比之前翻了一番。

  离开谦牧水厂时,我们回望山腰的水厂水源,一新一旧两根引水管,特别地显眼。旧水管是原来笋罐头厂的,已经破烂不堪,新水管是谦牧水厂的,崭新光亮。同一条山溪水,从当初的消耗品变成现在的高端商品,折射出生态观念和生产方式的转变。

  这是好的开始。

  勾勒山水乡村风情画卷

  1.加强区域规划设计

  2.打造“留住乡愁”

  精品示范村

  3.建设沿路沿河景观带

  记者手记

  下姜人心中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下姜村的名号,早有耳闻,到访这是第一次。车子穿过1180米长的下姜隧道,豁然开朗,车上同行人员无不“哇”一声叫了出来。眼前景象,犹如《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房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细访了三天,实话说,相比杭州及周边区域的一些山村,下姜村很普通,一条穿村河,几个土山头,这些资源在浙江很多山村里都有,为什么下姜村发展起来了?

  有总书记的引路是下姜的幸运。下姜村的幸福,是下姜人十多年实实在在奋斗出来的,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从生态角度说,下姜村深刻领悟了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深刻内涵。

  下姜村的翻身记,从根本上唤醒了村民保护生态的意识,彻底改变了以往通过“伐薪烧炭”向生态要生活的传统生产方式,让农民吃上了“生态饭”,打心底明白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好环境,日子会过得更好”。

  乡村振兴,另一个重要任务是生态宜居,重点是转变村民们的生活方式。

  在下姜村,印象深刻的是垃圾分类,这项在城市都很难做好的工作,在这里成了自然而然。家家户户门前放两个垃圾桶,一黄一绿。他们的经验是,绿桶扔可腐烂垃圾,用作堆肥;黄桶扔不可腐烂垃圾,集中处理。老百姓一听就懂。

  事实也证明,下姜人路子走对了。生态变好了,脑袋也变富了。眼下,下姜人自发创业激情高涨,根雕店、酒吧、奶茶甜品店等有城市生活风味的店铺开始落地开花。一大批外出谋生的下姜人,正在关注着家乡的变化,准备回乡创业。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下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有更广泛的示范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说过,下姜村的发展就像一滴水,折射全省农村发展的整体状况。如何充分发挥下姜村典型引领作用,带动周边地区更好更快发展,把一滴滴水汇聚成汪洋大海,是省、市、县、镇、村五级共同关心的事情。

  全省3万多个乡村,资源禀赋优越,各有风情特色。只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坚持绿色发展,撸起袖子加油干,何愁成不了“新下姜”。

  (杭报集团报道组 文/ 记者 殷军领 赵芳洲 程海波 摄/ 记者 程海波 陈中秋 张之冰 视频/ 记者 蔡怀光)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