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建设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免费、半价!杭州推出超170项文旅惠民活动

· 为乡村"十路人才""开路"!杭州发布行动计划

· 覆盖全杭州!这些场馆将免费开放!预约攻略来了

· 第四届杭州市民日 6大板块11场活动带你感受“杭州Feel”

· 杭州的“幸福密码”写在每个人脸上

· 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名单出炉 杭州这些集体和个人获表彰

· 杭州深耕“大平安” 铸就幸福之城

· 新一届“杭州数字工匠”出炉

文明播报  
>>更多  

· 杭州多措并举为流动摊点“筑巢安家”

· 异乡人在杭州自掏腰包发起“重阳宴” 一碗吃了23年的敬老长寿面温暖延续

· 西湖景区垃圾分类主题巴士“上线”了

· 老师脚骨折坚持“站”讲台 师生轮流“护送”上下课

· 一边是倾力寻找 一边是真诚感谢 清卫员翻遍18个垃圾桶只为帮学生这个忙

· 23年前写下“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的浙大女生已成为优秀企业家

· 地铁1号线到站 乘客都不下车 全在等……

· “杭州太让人有安全感了” 地铁站这一幕引来网友感叹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2.jpg
12.jpg
19.jpg
12.jpg
   首页 > 文明博客圈
我家的团圆年
杭州文明网     2018-02-28 11:52:22
 稿源: 杭州文明网
 编辑: 陈俊男

  这是我在他乡过的第五个春节。

  这两天看了一本书《在宋朝过的那些年》,书里介绍了宋朝百姓在新年里的种种习俗,其中提到以前的人在新年来临的时候在庭院中搭一座与人身高等长的木塔,然后一把火点旺,既能消灾辟邪,又可以祈福来年兴旺发达。但是随着宋朝经济日趋繁荣,首都开封城人口稠密,寸土寸金,老百姓房屋相连,厕所都没有地方修,更别说庭院。房子盖得密,盖得紧,火堆是烧不成了,于是就改成炭盆,同样要点一把火,让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在我的记忆中,在奶奶那个小小的庭院里,到了过年的时候,爸爸和几位伯伯、哥哥也会堆起一座高高的木塔,静候夜幕的降临,在子夜交替的时刻点把熊熊的大火,干柴在炙热的火里噼噼啪啪响个不停,周围的鞭炮声更是将人们的情绪带入高潮。我小小的身躯自然是怕的,但还是难掩激动和兴奋,在父母的协助下高高飞过火堆,大人们则卯足劲,高高跃起,跳过火堆,那是新年祈福的仪式,烧除邪魅,来年健康平安、日子红红火火。随着奶奶庭院的消失,这些新年的习俗也被挖掘机深深埋到了大楼的地基里,成为了春节的记忆。

  现在城市里面火堆是不能点了,但在老家,年年都有社火表演。一条横贯主城区的马路被社火表演的各支队伍占领着。扭秧歌、滑旱船、舞龙、舞狮、浩浩荡荡的队伍绵延不断,锣鼓声咚咚锵锵,场面火爆,市民们情绪高涨。为了看表演,提前一两个小时就要去路边排队等候,北方的冬日的严寒早就被这样的热情给融化了。这是老家的春节最值得期待的节目,时至今日已成为城市独特的风景,成为我记忆里化不开的乡愁。

  记忆中的春节,三十晚上除夕钟声敲响时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家家户户窗外都是一片电光火石,所有人都把对来年红红火火的希望寄托在这几分钟的轰炸里面,震撼到单元楼都在颤抖,电视机音量调到最大也听不清春晚主持人到底在说什么。我哆嗦着手不敢放烟花炮竹,两只手不是堵耳朵就是捂鼻子,空气中满是浓的散不开去的火药味。如今,在南方过了5个安静祥和的春节后,那留在记忆深处曾经深恶痛绝的味道竟成了现在对新年的一种渴望。

  记得奶奶还在世的那几年,春节是一大家人的聚会,十几口人聚在一处,年夜饭就得摆两桌,大人们结束了一年的辛苦工作,聚在一起吹吹牛,喝喝酒,欢笑声不绝于耳。孩子们有孩子们的乐趣,电视上有春晚的节目,我们也有自己的联欢,但最期待的是等除夕的钟声,鞭炮放完后给大人们拜年,一个一个拜过来,口袋里就装满了红包,盼过年就在盼压岁钱。奶奶去世后,一大家就变成了几个小家,十几个人一起吃的年夜饭就变成了三个人的豪华晚餐,这是妈妈的传统,一定要摆满满一桌,做上十几样菜,每样都弄一点点,三个人也可以吃的很热闹,而零点钟声的水饺就是除夕夜最好的菜肴。

  如今人在他乡,春节也不再是记忆中的样子,但是不管在哪里,和父母在一起的春节就是最美好的团圆。(萧山国税谢佳惠)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