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建设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新一届“杭州数字工匠”出炉

· 世界读书日 在阅读中感受美好

· 每户1.6万元的标准!杭州将有350户家庭可免费改善居室

· 杭州通过 “国家节水型城市”省级复查

· 杭州用梦幻联动推动文旅破圈

· 杭州举办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

· “圈”出百姓幸福生活——构建城乡命运共同体的杭州新实践

· 铂金奖!杭州花境作品荣获2024上海(国际)花展最高奖

文明播报  
>>更多  

· 老师脚骨折坚持“站”讲台 师生轮流“护送”上下课

· 西湖景区垃圾分类主题巴士“上线”了

· 一边是倾力寻找 一边是真诚感谢 清卫员翻遍18个垃圾桶只为帮学生这个忙

· 23年前写下“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的浙大女生已成为优秀企业家

· 地铁1号线到站 乘客都不下车 全在等……

· “杭州太让人有安全感了” 地铁站这一幕引来网友感叹

· 看“隐藏的战争”传承红色精神

· “掰开揉碎”让镇村干部听得懂有收获 临安“聚红星”宣传团“声”入人心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2.jpg
12.jpg
19.jpg
12.jpg
   首页 > 文明播报
两个孝顺媳妇一个孝顺女儿 她们被称为“赵家功臣”
杭州文明网     2018-03-20 09:33:35
 稿源: 杭州文明网
 编辑: 王洁

 

 

 

 

送走母亲后,赵先生向孝顺的媳妇和女儿颁奖。视频截图由受访者提供

  昨天,文新街道竞舟社区一位社工来电:我们辖区内的名仕家园有一户人家,老太太85岁了,多年瘫痪在床,刚刚去世,几个子女很孝顺,非常和谐,前几天他们家庭聚会,专门表彰做得好的媳妇、女儿啥的,还发奖状,初中文化的老大还专门写了总结。

  昨天,我们见到了老大赵新民,65岁,老家温州文成,1990年来杭州定居,他跟我们还原了这次家庭表彰大会。

  家庭聚会在3月14日晚上新开元大酒店举行,因为白天是去世老母亲的遗体告别仪式,晚上的聚会也就是民间常说的“豆腐饭”。一共来了48人,摆了五桌。

  聚会在缅怀母亲的同时,也举行了个小型表彰会,共表彰了3个,都是女人,两名孝顺媳妇一名孝顺女儿,她们被称为“赵家功臣”,有的因为出了钱,有的因为出了力。

  弟媳陈晓萍,40多岁,是赵家老母亲的主要生活照顾人,同时还有自己的事业——经营一家钢琴厂,她被评为孝顺媳妇赵家功臣。2013年,老母亲诊断为大脑萎缩,此后常年卧床,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儿媳妇,可是这么多年来,陈晓萍从来没有过一句怨言。

  “我当初还想,弟弟娶了个杭州媳妇,以后老人的赡养肯定要落到我们头上了,想不到弟媳这么优秀,彻底打破了我过去的老观念。”老大赵新民说。

  妹妹赵丽萍,55岁,在西班牙开餐厅,难得回国。

  赵新民说到妹妹,十分感慨。“在老家传统里,赡养父母的费用应由儿子负担,女儿最多买点东西来看看,但妹妹一直主动承担着赡养父母的主要费用,为我们兄弟俩减轻不少经济压力。”她被评为孝顺女儿赵家功臣。

  赵新民的爱人周国君,63岁,退休前做过老师和出纳,在婆婆最后的413天里,不管天晴还是下雨,她每天骑着自行车,来回一个多小时,去医院给婆婆送饭,婆婆最后一餐饭吃的是牛肉汤鸡蛋青菜面,她被评为孝顺媳妇赵家功臣。

  父母

  老大:赵新民

  爱人:周国君

  二弟:赵为民

  弟媳:陈晓萍

  三妹:赵丽萍

  妹夫:胡立商

  (赵家兄妹4人,有个弟弟过继给了叔叔)

  在颁奖现场,有人录了4分钟的一个视频:获奖人站成一排,由赵先生念颁奖词,并颁发一张自己打印的奖状,奖状就是一张很普通的浅红色A4纸,一个大大的黑色“奖”字,下面是手写的获奖人和奖项。背面写着“赵家红包支票”,金额自填,付款人为三个女人各自的老公,还注了一笔“随时向老公兑现”,颁奖时现场掌声一片。

  她们用这样的方式跟老母亲做了最后的告别。

  赵新民说,这是他聚会前一天晚上想到的,这么做,也是希望能对下一代有些触动和启发。

  赵新民的另一个身份,是名仕家园业委会成员,已经当了9年,他说自己见过太多因为各种矛盾闹得家庭不和的事情。就想这种事情绝不能发生在自己家庭中。

  父亲去世前的那段日子,他主动承担起照顾父亲的责任。很多子女多的家庭,照顾老人是轮流的,你这里住一个月,他那里再住一个月。赵新民和弟弟没有分工,每个人自愿自觉,谁有能力就多出力。妹妹远在异国,经济条件又数她最好,为了让大哥方便照顾父母,妹妹在大哥对面那栋楼里,专门买了一套房给父母住。这次弟弟为了照顾大哥(因为大哥赵新民之前身体不好,动过手术),主动把赡养母亲的责任揽到了自己家。

  去年1月22日,弟弟和弟媳双双去美国参加展销会,老大赵新民夫妻俩接手照顾,当时老母亲已处于半昏迷状态,他们急送母亲去了橡树老年病医院,爱人周国君想尽办法改善婆婆的伙食,上午九点多烧好饭菜,每天荤素搭配,鸡蛋和牛肉汤是必备,剁碎的蔬菜和水果榨汁,每天变着花样来。因为她相信,只有饭吃进去,人才会慢慢好起来。喂老人吃饭,不是张嘴就吃那种,老母亲经常紧闭嘴巴,媳妇又不忍心把嘴巴撬开喂,只有等婆婆嘴巴微微放松了,才从嘴角边慢慢喂一点进去,一顿饭经常要喂两个小时。

  “这个病最可怕。”赵新民说,母亲生病后,只有15岁以前的记忆,管他叫弟弟,对着镜子看到白发苍苍的自己,就叫奶奶。跟镜子里的“奶奶”能聊很久,直到去世那天,傍晚五点半人还好好的,七点发现不行去抢救,七点半就去世了,老母亲走的时候没有痛苦,很安详。

  昨天,我分别采访了得奖的三个女人,请她们发表获奖感言。

  弟媳陈晓萍:其实没啥好说的,真的是应该做的,言传身教,希望下一代能传承孝道文化。

  妹妹赵丽萍:真正该得奖的是我的两位嫂子,特别是二嫂(指陈晓萍)十几年如一日照顾婆婆,在这十几年里,母亲的大便是不能自排的,都是二嫂帮母亲……(声音有些哽咽)我非常感激两位嫂子对母亲的护理照顾,对我母亲来说,这是她前世修来的福分,我很惭愧,旅居国外几十年,没有尽到做女儿的职责。

  老大爱人周国君:没生病前的婆婆也很会照顾人的。我觉得都是我们小辈应该做的,媳妇跟女儿没有区别,婆婆本来可以食堂里打饭上来吃,但是她不会说话,叫保姆喂,喂不进就不喂了,假如自己亲人都不重视不孝顺,还怎么去要求别人?

  我开玩笑说,都是女人们在照顾,你们男人呢,老大赵新民笑笑说,男人嘛,冲在前面!

  (都市快报记者 金洁洁文/摄 通讯员 吴国花)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