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建设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新一届“杭州数字工匠”出炉

· 世界读书日 在阅读中感受美好

· 每户1.6万元的标准!杭州将有350户家庭可免费改善居室

· 杭州通过 “国家节水型城市”省级复查

· 杭州用梦幻联动推动文旅破圈

· 杭州举办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

· “圈”出百姓幸福生活——构建城乡命运共同体的杭州新实践

· 铂金奖!杭州花境作品荣获2024上海(国际)花展最高奖

文明播报  
>>更多  

· 老师脚骨折坚持“站”讲台 师生轮流“护送”上下课

· 西湖景区垃圾分类主题巴士“上线”了

· 一边是倾力寻找 一边是真诚感谢 清卫员翻遍18个垃圾桶只为帮学生这个忙

· 23年前写下“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的浙大女生已成为优秀企业家

· 地铁1号线到站 乘客都不下车 全在等……

· “杭州太让人有安全感了” 地铁站这一幕引来网友感叹

· 看“隐藏的战争”传承红色精神

· “掰开揉碎”让镇村干部听得懂有收获 临安“聚红星”宣传团“声”入人心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2.jpg
12.jpg
19.jpg
12.jpg
   首页 > 市民教育
海绵城市,让城市不再“看海”
杭州文明网     2016-12-22 09:21:28
 稿源: 杭州文明网
 编辑: 王 洁

  我们为什么要探索海洋?海洋里面都有些啥?今天我带给大家的报告叫《深海遨游》,我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给大家介绍深海探矿。希望通过我的报告能让大家更好地认识海洋、保护海洋,为实现我们国家的海洋梦,建设海洋强国贡献力量。

  | 今日主讲 |

  王超: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

  | 中心思想 |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指的是,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则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绝对不是一项工程,也不是疾风暴雨式的一项运动。它将是我们长期城市建设的工作重点和行动计划。特别是在雨水比较丰富,但水资源在雨水过后又比较短缺的地方,海绵城市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啥要建海绵城市?

  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是我们要积极加快建设海绵城市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我们国家,639个有防洪要求的城市当中,达到国家防洪标准的只有236个,还有63%的城市没有达到防洪标准。而这里的防洪标准都还是传统标准,跟海绵城市建设的防洪标准完全一样。

  据住建部对351个城市内涝情况的调查显示,213个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积水内涝问题。受最近的一次台风影响,我们杭州也有积水,但相比其他受到较严重危害的城市,水资源较为发达的杭州,总体没有大的积水。

  根据调查,内涝灾害一年超过3次的城市有137个,多数的城市已从几年一涝变为一年数涝,“城市看海”成为新常态——这些城市包括了北京、上海、广州、南京、苏州,和部分浙江省内城市。

  建设海绵城市的另一个原因,是城市缺水问题严重。有些城市在暴雨到来的时候,到处是“海洋”,可在雨水过后,又缺水。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成了城市的又一个急症。据数据统计,全国有400余座城市综合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10个。

  城市的积渗进化能力下降,也是急需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原因。城市化改变了流域径流的产汇流规律。我们国家99%的城市实行快排模式。何为快排模式?简单而言,就是“雨水一下,就赶快排走”,为了实现快排,所有地方都把雨水沉积到下水管道,然后排出去。如果排不走,就形成积涝、形成内涝。但是以这样的模式,就算有再大的管道也很难承受。

  我们的城市化建设挤压了河湖的洪水调蓄空间,大幅度提升了我们城市中的建筑覆盖率和硬质化覆盖率,降低了河湖的调蓄能力。此外,城市建设破坏了原有的排水系统,新的排水系统又跟不上,在暴雨结束后,雨水全部通过下水管道排到城市之外,土壤没有得到充分补充,雨水过后形成细流往河流补给的水没有了,导致了河流一到暴雨之后就干枯的现象。这种情况在浙江、江苏一带相对好一点,北方的河流基本上全部是这样——暴雨来了河全是满的,雨水一过了又全是干的。最典型要数北京。

  对国家而言,这么多城市内涝,又有这么多城市缺水,到底该用什么样的战略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国家也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就是把城市下面建的像海绵一样,遇到雨水的时候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干旱的时候,又将这些水从海绵体里“挤”出来,充分达到水的循环利用。

  建海绵城市难吗?关键技术是啥?

  既然海绵城市有这么多优点,那么建设起来是不是很难?关键的技术又是啥?

  经过总结和梳理,在关键技术上,总的来说共有三大块:一是需要雨水调蓄下渗方面的知识;二是需要雨水水质净化方面的知识;三是需要地下水蓄着地方回用的知识。

  再具体一点来说,海绵城市建设绝不是把现在的城市全部炸了、拆了再建成一个海绵体,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海绵城市建设不是建地下一个水库,而要构建城市河流、湖泊和洼陷湿地的雨水调蓄控制技术系统,这点是最关键的。此外,在水乡地区更要保证该系统。我认为这一点在浙江大力开展的“五水共治”工作中,就得到充分体现——浙江省提出的“五水共治”是很有战略思想和极具超前性的,在全国各省中走在前面。除了雨水调蓄控制技术系统,还要建立符合城市不同下垫面特征的雨水直接和间接入渗系统。另外,还要探明城市不同区域地表径流水体污染的种类和浓度,现在最怕的不是雨水蓄不下来,最怕的反而是污染问题——我们现在的雨水绝不是单纯的雨水,雨水当中含有非常多的污染物质……

  那么需要突破的技术难点又是什么?我总结了一下共有五大难点。第一是如何确定城市适宜水面面积率,优化城市河流湖泊湿地等水面组成的结构系统,这部分是最难的,要体现到城市特别是城市新区的总体规划里,必须通过规划部门统筹结构考虑;第二是如何根据城市所在的流域区域和城市尺度特征,构建多尺度多类型的海绵体系,打个比方说,我们杭州市到底要建的海绵体是什么样的海绵体,得说得很清楚,而不仅仅是套用这个名词;第三是如何处理好六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优化设计符合城市特点的海绵体系;第四是如何兼顾降雨径流的污染控制,达到蓄流清洁雨水资源,确保海绵体的清洁水质和出水水质的干净;第五是如何耦合城市洪涝预警调度跟水资源的优化调度,包括海绵城市长效运行管理机制等。

  我想,只有突破了这五大技术难点之后,才能达到建设海绵城市的目标。

  海绵城市建设绝对不是一项工程,也不是疾风暴雨式的一项运动。它将是我们长期城市建设的工作重点和行动计划。特别在雨水比较丰富,但水资源在雨水过后又比较短缺的地方,海绵城市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建设海绵城市,有哪些建议?

  眼下,国内不少城市都积极提出要打造海绵城市,在这里我想简单谈谈几个方面的建议。

  首先,我认为要转变城市建设理念,要有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思想。比如,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的时候一定要讲究水面率、绿化率、建筑率、道路率、地表硬质化率,还有地面生态渗透率等等。

  其次,是在城市防洪规划里,特别是雨水管道设置的时候,需要考虑雨水径流就地滞留率。比如在德国,德国建设的小区要求雨水的截流率要达到70%,只有30%外排。如果达到这样的比例,城市所有的雨水管道,我敢说马上都沟通了,河道的防洪压力也小了。与此同时要制定政策法规,通过相应强制措施,对渗滤型雨水管道问题进行管理。

  第三,明确部门职责,统筹协调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进程。海绵城市建设绝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单独建成的,很多的内容不仅涉及建设部门,更与市政、水利、环保、交通、旅游等各个部门密切相关。政府必须统筹协调,综合各个部门,明确责任,统一推进。

  第四,要借鉴先进经验,探索符合国情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我们国家人口众多,区域差异很大,城市建设又快,符合我们杭州海绵城市建设的模式是什么?可以放宽视野,比如去欧美、韩日等国家多考察借鉴。

  第五,是强化科技支撑,加大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挖掘并用好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并将它们变成技术指南规范。这就要求我们的设计部门在这方面下功夫。最后,我想说,建设示范型海绵城市需要积累经验、稳步推广,绝对不是一朝一夕、一个命令或者一个号召就能实施建设成功的。

  (杭州日报 文字整理 / 黄宇翔)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