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建设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免费、半价!杭州推出超170项文旅惠民活动

· 为乡村"十路人才""开路"!杭州发布行动计划

· 覆盖全杭州!这些场馆将免费开放!预约攻略来了

· 第四届杭州市民日 6大板块11场活动带你感受“杭州Feel”

· 杭州的“幸福密码”写在每个人脸上

· 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名单出炉 杭州这些集体和个人获表彰

· 杭州深耕“大平安” 铸就幸福之城

· 新一届“杭州数字工匠”出炉

文明播报  
>>更多  

· 杭州多措并举为流动摊点“筑巢安家”

· 异乡人在杭州自掏腰包发起“重阳宴” 一碗吃了23年的敬老长寿面温暖延续

· 西湖景区垃圾分类主题巴士“上线”了

· 老师脚骨折坚持“站”讲台 师生轮流“护送”上下课

· 一边是倾力寻找 一边是真诚感谢 清卫员翻遍18个垃圾桶只为帮学生这个忙

· 23年前写下“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的浙大女生已成为优秀企业家

· 地铁1号线到站 乘客都不下车 全在等……

· “杭州太让人有安全感了” 地铁站这一幕引来网友感叹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2.jpg
12.jpg
19.jpg
12.jpg
   首页 > 文明聚焦
杭州这两名好人上榜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
杭州文明网     2024-04-19 16:09:00
 稿源: 中国文明网
 编辑: 程慧雨

  4月18日,中央文明办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其中,杭州市的何志尉和邹华获评“助人为乐”好人!一起来了解下他们的故事!

  何志尉

  退休老教师创办“儿童之家”

  继续守护乡村孩子10余年

  

  何志尉,男,1945年4月生,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文昌镇王家源村“儿童之家”辅导教师。何志尉在乡间教书40年,退休后又毅然选择重返讲台,成为辅导教师,用生命践行“教书育人一辈子”的承诺。何志尉曾荣获“浙江好人”等荣誉。

  挑起辅导教师的担子

  2010年,王家源村的两名退休教师何志尉和余樟润都认为,那些留在老家的孩子,个个都是聪明的,只是父母不在身边,没人辅导,才荒废了功课。于是,他们创办了“儿童之家”,为村里的孩子辅导功课。起初,“儿童之家”就设在村里的大会堂。2012年,新建的村委大楼落成,村“两委”将一楼朝南的大房间布置成儿童教室,供“儿童之家”使用。

  一个讲台,五排桌椅。2017年,余老师病重,72岁的何志尉挑起了辅导员的重担。此时,学生人数已从最初的3人扩展到20人,范围遍及村里所有的小学生。上任之初,何志尉就提出了三个“梦”,贴在教室墙上: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这是他对王家源村乡村少年的期望。

  了解每个孩子的情况

  王家源村有1700多年历史,历史文脉悠久,下辖三个自然村:塔心、丰源、王家。何志尉家住在海拔400多米的塔心自然村,离村“两委”所在地的王家源村有4公里多,而且都是山路。20多个孩子,也分散在三个自然村。要想辅导好他们,何志尉想到了他从教四十年的法宝:家访。

  “儿童之家”是每周六早上8点到下午3点上课。但何志尉通常是夏天早上5点、冬天早上6点,就打着手电筒从家里出发,顺道挨个去学生家里走访。他的早饭是事先垫点冷泡饭,或者下山后买一包方便面。每个学生的家,他一学期要去好几趟,和家长面对面聊一聊,效果就是和打电话不一样。中午,孩子们喜欢吃方便面,何志尉给他们泡好面。小孩子一热起来经常会脱衣服,这时何志尉就会喊,“衣服不要脱掉太多”。下午辅导完成,护送孩子们安全到家,他再爬山回家。这一天来回要走8公里多路,碰到雨雪天气,山路更加难走。

  每周五,是何志尉雷打不动的校访日。这一天,他要去5公里外的潭头中心小学。有时候他搭便车,有时候就走路,要走一个半小时。他去王家源村孩子就读的班级,向班主任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每个孩子的优点缺点、行为表现,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以至于班主任老师惊奇地说:“你怎么都知道!”

  让孩子养成好的品质

  何志尉向“儿童之家”的孩子提出“四个最”的目标:行为表现最好、道德品质最高、身体长得最棒、学习成绩最优。“我和学校里的老师不一样。学校主要是传授知识,我这里主要是让孩子养成好的品质。我每个星期都要把他们叫到身边,一个个谈话。让他们学会爱劳动,学会怎么做人,父母虽然不在身边,也要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行。”何志尉说。

  在“儿童之家”,何志尉十分重视安全教育。农村有许多很深的水潭,夏季要注意防溺水。他经常带学生去水潭边现身说法,问大家:“你们说这个水潭有多深?你觉得你下去以后,还能上来吗?”家用电器、煤气的使用安全,12周岁以下不能单独骑车,这些点点滴滴,何志尉在课堂上都会讲到。“安全教育是一条底线,我从教四十多年,学生没有出过安全事故。”

  何志尉经常说一句话:“我的话,孩子们还能听得进去。但要领会这里的深意,可能还要很多年后。我这么想,我教育到位了,你现在可能不理解,但有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说与不说,肯定不一样。”除了每周的个别谈话,何志尉还向村委争取来一块宣传窗,展示班上的“星级学生”,张贴学生的作文、绘画,用来激励孩子们的上进心。有一位五年级学生,经何志尉的辅导,变得懂事起来,评上了“五星级”学生。何志尉将他的照片贴在宣传窗里,学生的爷爷特地跑来看,并感谢何志尉对孩子的辅导。对于学习成绩不怎么好的孩子,但做人好,很懂事,何志尉也会把他放在‘星级学生’里展示。比如有个叫王余文鑫的学生,他在家主动给太公洗脚,何志尉就表扬他有孝心,大家都像他一样就好了。

  教学要有责任心

  何志尉有四个女儿,都发展得不错,在千岛湖镇上买了房,她们争着邀请老人去住。“但我心里有责任。2017年,余老师生病了,村书记特地到我家,叫我来做辅导员。我答应了。当时我的女儿、老伴都不赞成。不过现在,我的女儿女婿都为我点赞,说爸爸你这么大年纪,还能够继续工作,是我们的榜样。我不为钱,也不为出名,我教了40年书,对学生有感情。退休后我每次走过学校门口,都在想,如果能重返讲台,和孩子们在一起,该有多好。”何志尉说,“我教给孩子们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责任。责任就是保质保量完成自己分内应该做的事,学生的责任就是认认真真把书读好。”

  冬去春来,“儿童之家”一个个孩子走了,有的毕业了,去读初中;有的被父母接到身边,在城里上学了。但何志尉的“放牛班”还在继续。越来越多高校学子受他的事迹激励,前往王家源村“儿童之家”支教,为乡村教育事业注入了生生不息的力量。

  邹华

  热血青年坚守公益20余年

  帮困助学服务亚运会

  

  邹华,男,1982年5月生,中共党员,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志愿服务联合会发起人。自大学第一次做公益以来,邹华已在公益路上走了20余年。他组织和参与各类公益活动2000余场;他开展爱心助学活动,个人资助大中小学生156名;他积极投身杭州亚运会志愿服务工作,带领团队服务超1万小时。邹华曾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浙江好人”等荣誉。

  家风传承 走上公益之路

  邹华的父亲是一名老党员,经常帮助别人的行为给邹华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促使他在刚走入大学时就加入了志愿者团队,并在参与公益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做公益的情景,邹华依然记忆犹新。那是在他大学时期,参与对接帮扶一位生病的独居老人,帮助老人就医买药,悉心照顾直至老人身体好转。“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依旧记得老人的笑容,那种笑容让我心里感到满满的幸福,也感受到了做公益的价值。”邹华说。大学时代的志愿者经历,让他更坚定了做公益的心。

  传递希望 助山区孩子圆梦

  从农村走出来的邹华,还有另一份坚持。“我每年都会去云贵川以及青藏地区的偏远山村,给那里的孩子送上‘彩虹盒子’。”邹华所说的“彩虹盒子”,里面装着文具盒、书包等上学必需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个个盒子,承载了山区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希望。即便是面对严重的高原反应,邹华仍坚持背着氧气罐把“彩虹盒子”亲手交到孩子们手中。这一送,就是11年。

  自2012年开始,邹华先后发起了“彩虹盒子”“蒲公英飞扬”“结对贫困大学生”“青春彩虹跑”“爱在美丽洲,益在黔东南”等8个爱心项目,累计为1000余名乡村学生送上助学爱心礼包“彩虹盒子”,为3000多名贫困学生发放了助学金,解决了1000多户困难家庭青年就业问题。

  组建团队 全力保障亚运

  杭州亚运会期间,邹华放下了手头工作,组建了专门的青年志愿服务队,全力参与亚运服务保障工作。在临平亚运场馆周边,他与队员24小时轮流值守,为前来观赛的群众和往来市民提供问询指引、购票指导以及交通引导等服务;场馆内,他与队员一起配合运维团队,对场馆的设施设备进行运行维护,及时解决场馆内突发问题,全力保障亚运赛事所有环节万无一失。整个亚(残)运会期间,邹华带领近800名志愿者,累计服务超5000余人次,开展暖心志愿服务超1.1万小时。

  “我父亲常说,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我已经坚持了20多年,往后还要再坚持几个20年,因为做公益是一辈子的事。哪怕我以后老了,相信下一代也会继续传承我们的公益精神。”邹华说。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