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建设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盘点“五一”大杭州各区、县(市)的流量密码

· 月月有花香 季季有花展 杭州发布“花满杭城”地图

· 杭州立法推动老字号守正创新发展

· 炫酷新地标!杭州又添超大公园 公共空间已正式开放!

· “五一”假期旅游客流量创历史新高

· “五一”假期推出不少暖心举措 游客点赞西湖景区“真温暖”

· 免费、半价!杭州推出超170项文旅惠民活动

· 为乡村"十路人才""开路"!杭州发布行动计划

文明播报  
>>更多  

· 杭州多措并举为流动摊点“筑巢安家”

· 六七点就有人去拍照!杭州这个“绿野秘境”火了

· “西小服”持证上岗 它的目标是提供更好的服务

· 异乡人在杭州自掏腰包发起“重阳宴” 一碗吃了23年的敬老长寿面温暖延续

· 西湖景区垃圾分类主题巴士“上线”了

· 老师脚骨折坚持“站”讲台 师生轮流“护送”上下课

· 一边是倾力寻找 一边是真诚感谢 清卫员翻遍18个垃圾桶只为帮学生这个忙

· 23年前写下“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的浙大女生已成为优秀企业家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2.jpg
12.jpg
19.jpg
12.jpg
   首页 > 文明聚焦
文明气息溢满城
杭州文明网     2018-12-10 08:47:57
 稿源: 杭州文明网
 编辑: 王 洁

 

 

图片来源:杭州日报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我们生活在集体中,都会受到周围环境、风气的影响。而文明的环境,具有教化和约束作用,能够形成良性循环。

  2009年5月和8月,在杭州市中心主干道的斑马线上,相继发生了2起机动车碰撞行人的严重事故,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也是从那时起,杭州进一步认清并坚定了依法治理、长效治理的信念,一场治理斑马线行动由此发端。同时,以此为切入点,通过“礼让斑马线”这个看似普通的交通行为习惯,着力培养和锻炼交通参与者文明出行的习惯。

  经过长期的呵护、引领和培育,礼让逐渐成为了车辆驾驶人无需提醒的自觉,由此反哺广大行人养成了斑马线前快走的默契,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了杭城街头文明和谐的交通氛围。

  在环境的教化作用下,近年来还催生了“礼让救护车”等诸多事例和品牌:当警车护送载有危重女婴的急救车辆驶过杭城道路时,沿途社会车辆主动“拉链式礼让”,更温暖了整座城市。

  2016年,斑马线前礼让行人被写入了《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这一地方性法规,使其作为杭州城市文明标志之一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关注度进一步得到提升。

  回首过往,三位亲历者表示,社会改革发展的过程,也正是文明共识逐渐形成的过程。可以说,杭州“礼让斑马线”是经历“走出泥潭”的痛苦历程后的凤凰涅槃,从最初单纯的“礼让”,升华成尊重生命、尊重法律的更高境界,聚变成了杭州“尊重、文明、和谐”的城市交通文化。

  9年前血的教训之后,一场全民反思与动员

  讲述人:汪小玫 时任杭州市文明办主任(现杭州市政协副主席)

  文明习惯的养成要靠日积月累,从小事做起。从“礼让斑马线”这一理念提出至今已有9年,文明行为的逐步建立巩固,离不开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

  早在2005年3月,杭州就在全市集中开展“文明从脚下起步”等一系列活动,当时全市机关干部带头上街到主要交通路口、公交站点参与交通执勤,劝导市民文明交通。

  2009年的那两场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让原本保护行人人身安全的斑马线,在“马路杀手”面前变得不堪一击。教训十分惨痛,以什么样的思想认识和立足点去反思和吸取教训,至关重要。

  同一年,在杭州市文明委统一部署、统一协调之下,率先提出“礼让斑马线”这一理念:遵循“以人为本”原则,从交通管理者和参与者入手,明确了“文明出行,杭州先行”的目标。

  2010年,中央文明办、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交通文明三年行动计划”后,杭州又制定相应规划,确定了“建设交通文明示范城市”的奋斗目标。其中,明确提出将“礼让斑马线”作为突破口,进而带动整个行动的开展。

  起初,杭州市政府层面就设计了“党政牵头、部门联动、行业参与、媒体助力、全社会发动”行动路径,通过狠抓关键群体,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形成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由此,“礼让斑马线”也成为杭州文明宣传中的一个亮点,始终保持高频热度。

  在实施进程中,杭州推行了先“公”后“私”的策略,即:全市“公交车、公共出租车、公务用车、公务员开的车”等“公”字头汽车带头文明出行,以此带动私家车文明出行。随后,杭州10万户家庭签订文明出行自律公约,更多的私家车主也逐渐养成了文明礼让的良好习惯。

  此外,通过组织文明交通先锋队、交通安全引导员、青年和社区居民及学驾人员等在重点时段、路段开展交通文明引导志愿服务,联合媒体开展“路上礼让零意外,品质杭州人人爱”“礼让斑马线、红灯不越线”等系列活动,更多人都参与到了“礼让”行列。

  多管齐下的综合施策,促使文明出行的良好风尚在杭州主城区蔚然成风,随后更在所辖各县市日渐远播,“礼让斑马线”在全社会推开。

  一条“礼让斑马线”,带动形成了更多“文明风景线”。2011年12月,杭州正式跨入了“全国文明城市”行列,此后更连年蝉联此项荣誉至今。

  一条斑马线的抓拍记录,从三位数降到个位数

  讲述人:陈乃千 杭州市交警局西湖大队北山中队省府岗岗长

  好风尚就是一点点培养起来的。我从事交警工作已经11年了,执勤路段包括天目山路、曙光路、体育场路、环城西路等。执勤中,我一直在引导车主养成礼让的“好习惯”,也是亲眼见证了车主们的“习惯成为自然”。

  其间,我们在执法方面,也经历了很多探索和尝试。2010年初,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的执法指导意见出台,这项工作纳入到我们的工作考核,推动治理工作的开展。

  治理工作也是从“点”上得到突破。起初,我们就守在斑马线前,现场手持摄像执法,对不让行现象进行取证。协勤员在固定地段负责摄录取证,民警进行处罚。同时,实行监控、路面联动,对于非现场执法采集到的违法车辆,利用短信的形式第一时间告知车主,提高震慑力。

  为解决礼让斑马线“如何让”的问题,当时还绘制了多张“斑马线前礼让图”,供广大市民及驾驶员参考。通过图解,更直观地规范礼让标准。

  近些年,执法理念在变,执法手段也在变。除了严格执法,我们也积极完善行人过马路设施,比如,改造人行灯,新增语音提示音箱与人行按钮,形成了行人等候区、行人LED灯文字提醒、最小绿灯时间倒计时等,尽最大限度确保行人安全、守法过马路。

  2014年,杭州交警也再次推出新举措,专门在无信号灯斑马线前设置电子警察,智能抓拍车辆不礼让行人违法行为。

  我一直在一线执法,也能明显地感觉到,礼让率越来越高,不礼让的车辆越来越少。从安装在斑马线路口的固定抓拍仪反映的数据,就可以看到明显的变化。就拿我执勤的曙光路来说,几年前,一条斑马线每天的抓拍记录平均有100多条,而现在,同样的一条斑马线前,每天的抓拍记录只有十来条,甚至个位数。

  公交车99%的礼让率,是如何炼成的?

  讲述人:翁军 杭州公交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杭州的礼让斑马线,从公交车率先起步,到出租车加入“礼让大军”,再到社会车辆的全面参与,逐渐成为杭州一张闪亮的“金名片”。

  根据以往的事故分析及城市文明创建的需要,为提升一线营运司机的安全文明行车意识,2005年,杭州公交率先在11路试点推出了“人行横道礼让”,要求司机在斑马线前主动礼让。

  要求礼让伊始,曾有部分司机表示不理解,乘客也认为礼让对出行效率造成了影响。带头倡议让行的杭州公交集团一公司七车队队长李国滨曾做过统计,11路公交车单程经过的斑马线有140多个,若每个斑马线都要主动停车礼让,司机劳动强度增加不少。碰到早晚高峰,赶时间的乘客对逢斑马线必让也有不同想法。

  但在随后的2年左右时间里,试点线路没有发生一起重伤或死亡事故,事实证明礼让斑马线对保障安全行车有较好效果,同时,也营造了和谐安全的交通出行氛围。2008年,曙光社区30多位老人联名写信,感谢途经的16路和28路司机礼让,这坚定了我们坚持下去的决心。

  从2009年开始,杭州全面推广礼让斑马线活动。在实践当中,杭州公交也形成了一套礼让数据化的标准,即“三二一”礼让行人操作法:看到行人,30米外就要松开油门减速;20米外,车速要减到15公里/小时,脚要放到刹车踏板上;10米内,必须停车。

  礼让斑马线,是杭州不经意间的举动,坚持下来,就成了轰动全国的文明行为。

  2016年,举世瞩目的G20峰会在杭州召开,“人行横道礼让”这张金名片得到了来杭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赏。

  2017年,交通运输部在杭州召开公交都市专题会议,向全国倡导实行“人行横道礼让”。

  2018年,为进一步升级“礼让斑马线”公益行动,呼吁车辆礼让行人,呼吁行人点赞致意。杭州公交还建议把每年的1月11日固定为“斑马线互敬日”,并将在此后每个月11日组织开展“斑马线互敬日”主题公益行动。

  杭州公交集团现有8800辆公交车,1.4万名司机,公交车在斑马线前的礼让率,也从2008年的80%至90%提高到现在的99%以上。

  记者手记

  一条斑马线,折射的是一座城市的温暖和文明程度。

  曾经,我们总是羡慕发达国家的文明,感叹从国外归来的孩子不会走斑马线。

  杭州自2009年起推行斑马线礼让行人措施,在全国开了一个好头,也给很多来到杭州的朋友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走在城市街头,“车让人、人让车”和“车让车、人让人”的文明交通已蔚然成风。

  越来越多的人达成共识:当人车和谐,斑马线真正成为行人的安全通道时,城市的交通秩序一定会大为改观,交通事故也一定会大幅度减少,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文明和谐。

  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改革开放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大变革、大解放。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整个社会也逐步形成了有利于改革开放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

  在杭州,一条礼让的斑马线,催生出了更多的城市“文明线”。如今,“带一本书来,换一本书去”,散落在杭城各个角落的漂流书亭,是这座城市文明的度量与检验;流浪汉安静地坐在宽敞明亮的图书馆看书,是这座城的大气与包容;西湖边跳跃玩耍和游客亲昵的小松鼠,是这座城的闲适与亲近……

  这种温暖,慢慢地会堆积成为这座城市的温度,它会让更多的人记住这座城市,对这里流连忘返,它也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座城市工作、生活、创业。

  (杭州日报记者 徐墉/文 李忠/摄 倪宇翀 司春华/视频)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