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建设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世界读书日 在阅读中感受美好

· 每户1.6万元的标准!杭州将有350户家庭可免费改善居室

· 杭州通过 “国家节水型城市”省级复查

· 杭州用梦幻联动推动文旅破圈

· 杭州举办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

· “圈”出百姓幸福生活——构建城乡命运共同体的杭州新实践

· 铂金奖!杭州花境作品荣获2024上海(国际)花展最高奖

· 让市民享受更丰富的“公园20分钟” 杭州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至2035年)出炉

文明播报  
>>更多  

· 老师脚骨折坚持“站”讲台 师生轮流“护送”上下课

· 西湖景区垃圾分类主题巴士“上线”了

· 一边是倾力寻找 一边是真诚感谢 清卫员翻遍18个垃圾桶只为帮学生这个忙

· 23年前写下“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的浙大女生已成为优秀企业家

· 地铁1号线到站 乘客都不下车 全在等……

· “杭州太让人有安全感了” 地铁站这一幕引来网友感叹

· 看“隐藏的战争”传承红色精神

· “掰开揉碎”让镇村干部听得懂有收获 临安“聚红星”宣传团“声”入人心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2.jpg
12.jpg
19.jpg
12.jpg
   首页 > 文明聚焦
文创十年,传奇绽放
杭州文明网     2016-10-20 09:51:16
 稿源: 杭州文明网
 编辑: 王 洁

  

图片来源:杭州日报

  十年,可以沉淀城市的独特气质,可以造就一个产业的传奇。历经十年发展,杭州的文化创意产业到了收获时刻。

  2007年,为抢抓创意经济时代机遇,杭州市委、市政府做出了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战略部署。同年10月,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应运而生。

  回望十年发展历程,每一步都走得踏实,稳健,富有创新精神,伴随着决策层的敏锐布局和从业者的积极能动性,丰收的果实来自辛勤耕耘的过程。

  2008年,杭州成立了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设立了市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明确了重点发展的八大行业和十大园区,有效解决了“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房办事、有章理事”等体制机制问题,为后来文创产业的快速发展扎好了根基。

  2009年,杭州着力打造企业集聚平台、产业融资平台、项目引导平台、人才开发平台和展示交易平台等五大平台,助推全市文创产业发展。这一年,全市动画产量和质量均跃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

  2010年6月7日,国务院批准通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将杭州定位为“全国文化创意中心”,标志着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的战略升格。这一年硕果累累,中国网吧服务软件第一股——顺网科技、中国电视剧第一股——华策影视、中国旅游演艺第一股——宋城演艺先后上市。

  10年间,杭州紧紧围绕建设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目标,不断突破、创新、拓展、融合,着力打造了西溪创意产业园、之江文化创意园、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等24个市级园区,荣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工艺和民间艺术之都”、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等一系列荣誉称号,2015年文创实力位居大陆城市第三位。2016年上半年,全市文创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2.8%。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作为全市文创产业的重要展示与交易平台,紧紧围绕“国际化、专业化、产业化、品牌化”的办展理念,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好的发展历程,目前已经成为全国四大文创产业综合会展之一。

  正如人类未来学家埃尔文·托夫勒所预言:资本时代已经过去,创意时代正在到来。而在杭州,创意已成为一种潮流。

  9月,举世瞩目的G20峰会在杭州成功举办,杭州创意设计集中呈现、精彩绽放。10月,今日拉开大幕的第十届文博会将借助G20杭州峰会东风,继续扩大影响、提升品质,再上一个新台阶。

  展望未来,梦想创意无限。这是一个辉煌的新起点。杭州文创将抢抓新机遇,争做时代弄潮儿,谱写事业新篇章。

  让我们在文博会上共享成果,希冀杭州文创产业走得更远。

  在文创的天堂,产业因创而兴,生活因创而亮

  一年一度的文博盛会,成了很多老百姓的期待。因为这是文化的盛宴,人民的节日。

  第十届(2016)杭州文博会今日开幕。在白马湖主会场,“二馆八区”将集中展示国内外最新创意设计成果。而创意的最终指向是生活。

  文博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当杭州文博会进入第十个年头,发力十年的杭州文创产业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从2007年占全市GDP的比重10.5%,增长到2015年占全市GDP比重22.2%,实现了高速增长,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选择,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也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和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依托。

  杭州文博会既赶得上潮流,也接得了地气,杭州文创产业不断创新和突破,从微小到壮大,正在前途一片光明的大道上飞奔。

  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杭州的文创产业走出了一条原创性、差异性的“杭州模式”发展之路。

  转型升级,文创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

  杭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才储备丰富,民营资本活跃,创业环境优越,这些基因使得发展文创产业、促进转型升级成为这座城市的战略选择。

  2007年,杭州市委、市政府做出了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战略部署。2010年,国务院批准通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将杭州定位为“全国文化创意中心”,标志着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的战略升格。

  事实证明,杭州担当得起这个名头。

  位于西湖区的之江文化创意园,是全国首个艺术类国家大学科技园。这个由旧水泥厂转型而来的文创产业园,近年来依托中国美术学院,促进“互联网+文创、文创+金融、文创+科技”的融合发展,实现了重生。园区管委会负责人缪凌蓉说,园区的亩产税收是原水泥厂的400倍。

  截至2015年底,杭州打造了西溪创意产业园、之江文化创意园等市级文创产业园24个,集聚企业5399家,从业人员56万人。

  杭州文创蓬勃发展,华策影视、华数传媒、顺网科技等一大批知名文创企业先后上市,引领行业发展;人气最旺影响最广的中国国际动漫节,领跑全国各类动漫节展;一些荣誉称号熠熠生辉:工艺和民间艺术之都、全国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国家级影视企业国际合作实验区(总部)、全国唯一“两岸文创产业合作实验区”等。2012年和2014年,杭州共有8部文艺精品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连续两届在全国同类城市中排名第一。

  在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与台湾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共同研究完成的《2015两岸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研究报告》中,杭州文创实力居大陆城市第三。

  杭州市文创办负责人表示,“10年间杭州文化创意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跨越式发展,靠的是文化自觉,走的是不断创新、融合、发展之路,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跨界融合,文创发展新空间

  G20杭州峰会“最忆是杭州”的文艺演出上,当西湖水面上那扇美轮美奂的大扇子缓缓打开,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科技和文化联姻,竟能开出如此惊艳的花。

  把全息技术和文化设计结合起来的时光坐标,做出了“科技+文创”的精彩案例。在杭州,很多企业都在做“跨界融合”的努力。

  有意思的是,杭州文博会2013年起提出的主题就是“融”,这和201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可以说不谋而合。

  2015年,杭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文创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文创产业化、产业文创化”战略,积极促进文创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深化文化和科技融合,认定了42个市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企业、园区与公共服务平台。创新发展文化金融,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杭州银行文创支行等3家银行机构。顺应“互联网+”趋势,积极培育数字传媒、数字阅读、数字出版等新兴业态,涌现出了华数传媒、咪咕数媒等一批领军企业。

  包括在目前全球最新的VR技术(虚拟现实)领域,杭州的文创新锐企业也进行了积极探索。位于梦想小镇的映墨科技,在国内首推儿童VR“龙星人”,用VR技术服务儿童娱乐和教育。位于滨江的凡聚科技,将VR应用到医疗、培训等场景。华策影视和顺网科技,也都积极打造VR生态链。

  不管是处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新时代,还是信息经济、智慧经济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基因,嗅觉灵敏、勇于开拓的杭州文创军团都能紧跟时代步伐,最终找到精准的发力点。跨界融合,为文创产业打开了新空间。

  对生活美学的内在需求,促使差异性发展的良性互动

  “东家·守艺人”APP创始人朱见山,喜欢喝茶练字,后来甚至到处找匠人做符合心意的茶具。这个对生活、对审美有几分“挑剔”的人,把“东家”打造成了互联网时代极具情怀的平台。“东家”是“东方生活家”的意思,通过互联网展示首饰、瓷器、家居等原创手作美物,意在传递一种生活方式。

  在消费升级时代,有很多像朱见山这样对文化消费有高需求的人。

  在熊澄宇看来,杭州文创产业的一个优势是差异性发展,差异性体现在创意生活。这是生活在休闲城市的杭州人,对生活美学的需求。

  通过互联网,人们触摸到默默坚守的匠人匠心,他们传承着文化和工艺,也满足了人们对品质生活的需求。

  人们的消费需求,为文创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反过来,杭州文创的差异性发展,也促使生活更有品位,更具创意。两者良性互动。

  平台是保障,壮大文创人才队伍

  根据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与杭州市文创办近一年的调查显示,在杭州文创产业的发展中,信息服务业、动漫游戏业、设计服务业、休闲旅游业持续增长,并涌现一批领军企业;现代传媒业、文化会展业特色鲜明,互联网+、品牌化战略效应明显,艺术品业、教育培训业后续跟进,文化氛围浓厚,一批小微企业茁壮成长。

  为何杭州文创产业能迸发出如此巨大的活力与生机?

  十年间,杭州市委、市政府持续出台一系列人才、财税、金融、土地等领域的优惠政策,政府全力搭建了产业集聚平台、投融资平台、项目引导平台、人才开发平台和交易展示平台,为全市文创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有专家指出,文化创意产业关键在于“文化创意”,有了人才的“头脑风暴”,才可以为产业提供智力支持。

  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杭州市自2008年起,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等文件,市财政每年安排4500万元专项资金,着力打造文创人才高地。通过采取人事调动、合同聘用等多种形式,先后引进了麦家、余华、赵志刚、蔡志忠、朱德庸等30余名文化名人落户杭州。实施“青年设计师发现计划”等重点项目,共选送160多位优秀本土优秀人才赴国外深造。开设“白马湖文创讲堂”,共培训了1000多名文创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相关行业管理人员。

  交流与合作,让杭州文创走得更远

  第一届杭州文博会时,组委会引进了现代工业设计的摇篮——包豪斯。费了多少口舌,花了多少心血,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执行主任李水林已经不太记得了,只记得最后效果很不错,对方不仅把压箱底的宝贝都搬了过来,连副校长也一同前来策展、布展。

  从一开始,交流与合作就是杭州文创的一个主线。

  业内都评价说,杭州的文博会很专业,特别是在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的展区上,第一届文博会开始每年都有台湾展区,无论是布展、参展内容,都很出色。

  文博会的国际化程度一年比一年强,每年都有国际知名设计机构和设计师前来。杭州的“融-Hand Made In Hangzhou”及“新杭线”文创品牌也积极“走出去”,先后亮相巴黎卢浮宫“文化中国”大型文化艺术展、米兰设计周、丹麦专题展等国际展会。

  国庆前熊澄宇来了一趟杭州,调研了几家参与G20峰会文创设计制作的企业,他明显感到杭州整个环境、美誉度都提高很多。城市综合能级提升为文创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熊澄宇期待,杭州文创将在此基础上具有更大的国际视野,加强跟世界的联系,在互鉴互动中谋求新发展。

  ■文创十年大事

  2007年

  中共杭州市第十次党代会作出了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重大决策。同年10月,举行第一届杭州文博会。

  2008年

  召开全市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大会,出台了《关于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若干意见》,成立了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设立了市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明确了重点发展的八大行业和十大园区。

  2009年

  着力打造企业集聚平台、产业融资平台、项目引导平台、人才开发平台和展示交易平台等五大平台,各区县(市)文创办陆续成立。

  2010年

  国务院批准通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将杭州定位为“全国文化创意中心”,标志着杭州发展文创产业的目标实现战略升格。原创动画产量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顺网科技、华策影视、宋城演艺上市。

  2011年

  杭州获得全球文化产业学院奖——全球文化产业领军城市“创意示范奖”等。《杭州市“十二五”文创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发布。

  2012年

  杭州成功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全国第一个“工艺和民间艺术之都”。被命名为全国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2013年

  杭州被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两岸文创产业合作实验区”。率先成立全国首个文创专营机构——杭州银行文创专营支行。

  2014年

  提出建设“全国数字内容产业中心”的目标。连续举办十年的中国国际动漫节被誉为规模最大、人气最旺、影响最广的动漫盛会。

  2015年

  全国最大数字阅读运营企业咪咕数媒落户杭州。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和第30届飞天奖颁奖盛典。

  2016年

  9月,举世瞩目的G20峰会在杭州成功举办,杭州创意设计集中呈现、精彩亮相。两岸文创产业合作实验区核心区——杭州创意设计中心全面开园。

  ■杭州文博会展会数据

  (杭州日报 张向芳 文)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