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服务 > 最美风采
留下有个好女儿吴月秀
杭州文明网     2014-10-08 10:05:22
稿源: 杭州文明网
编辑: 王 洁

  

吴月秀正为生病的老人洗脚。

  每月超时工作达256小时,照料10多位生活自理有困难的老人,夏天早上6点买菜送上门,有时晚上10点还要额外照看……在居家养老护理员的岗位上,她比平常人做得更多,也明白得更多。

  今年51岁的吴月秀是留下街道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站最早一批护理员之一。2011年起,她每天重复着为老人洗衣、擦身、洗脚、买菜的各种护理工作,在这个最真实接触底层社会人群的岗位上,她以一种更低的姿态去服务,却以一种更高的视野来感悟,她说:“我从没有把它看做是一份挣钱养家的工作,干这份工作只凭良心。”

  以“女儿”的身份贴心照料

  小和山社区有一对空巢老人,九十多岁的郑大伯中风常年卧床,老伴也已年逾八十。吴月秀刚上门服务时,想要帮郑大伯擦洗身体、洗脚按摩,他的老伴却不让她做。吴月秀耐心询问后才知道,老人觉得让外人做这些不习惯,怕难为情。吴月秀忙笑着说:“大妈,就把我当自己女儿好了。”久而久之,二老习惯了这个“女儿”忙进忙出,郑大伯说:“一些脏活累活她抢着干,很多细微的事情她都能主动察觉。”

  有一次,吴月秀发现郑大伯脸色很不好,一问才得知他已经三天没有排便,吃药也不起作用。她二话不说跑到药店里买了一副医用手套,用手帮老人排泄,解除了他的难言之隐。说起这件事,郑大伯的老伴至今泪盈于睫:“别人遇到这种活,躲都来不及,她却自己主动做,真是比很多亲生子女还要好。”

  爱岗敬业不计时间 常慷慨解囊

  居家养老服务员这份工作是计时上门服务的,服务时间根据老人的自理能力分为每月8个小时、16个小时或32个小时,吴月秀却从不“按章办事”。

  通常,她在白天去一户老人家的路上,就自掏腰包帮另一户老人的菜也买好了,并顺路带过去;晚上下班路上,又把住在沿路的身体不好的独居老人探望一遍,看看有什么需要打理的,才安心回家。

  有一次,吴月秀服务的一位老人生病了,她主动联系社区医生上门给老人看病,并在老人身边悉心照料。她服务的老人从来不跟她计算服务时间,因为她只会多不会少,而老人们也像对待家人一样接纳了她,喜欢跟她唠唠家常、说说心里话。

  吴月秀说,职业不分贵贱,她在自己的这份岗位上找到了工作的快乐和生活的意义,也找到了自我的价值,这比任何东西都难能可贵。

  因此,尽管薪水微薄,吴月秀仍会为这份早已融入生活的工作慷慨解囊。去年,她服务的一位老人去世了。去世前,老人一直住院治疗,她就自掏路费去医院照料。老人去世后,原本不需要再上门服务的她,依然去医院帮忙整理老人的被褥,拿回来清洗干净。也有人提醒过她,老人去世了再干活是不算入服务时间的,她却毫不介意:“这么长时间都有感情了,现在老人不在了,我去帮忙是应该的。”

  吴月秀的同事告诉记者,以前也有过她服务过的老人去世了,她主动掏钱买了花圈去慰问,“她是真正用感情在为老人们服务,为老人们谋福祉。”

  (杭州日报见习记者 赵芳洲 实习生 金筱岚 通讯员 俞胜男)

杭州志愿者联系电话 : 87030636
网站 : #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