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服务 > 新闻动态
无论阴晴雨雪 西湖边的这抹“微笑”都是好风景
杭州文明网     2019-11-28 08:47:35
稿源: 杭州文明网
编辑: 王 洁

  ​集贤亭、风波亭、驰望亭……十年前,如果你来杭州,向地道的杭州人询问西湖边的这些亭子,他们肯定对这些古迹如数家珍。而十年后,如果你再向杭州人问起“西湖边还有什么好看的亭子?”他们也许会回答你:“有啊!微笑亭就算一个。” 

  什么是微笑亭?微笑亭是杭州西湖名胜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园文局)在西湖边6处景点内设立的志愿服务站,2平方米的木头小亭里,每天都有一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值守,给游客们提供向导、咨询、茶水以及物品租借等服务。

  从10多年前风里来雨里去“打游击”的志愿服务队,到如今分布在西湖各个景点的微笑亭,她的美,与温婉大气的西湖一样,引得千千万万的游客因这座城市而沉醉。

  下海经商的创业人

  老来怕闲的志愿者

  前天上午,西湖边冷风凛冽,游客稀少。“老杭州”施志平正在柳浪闻莺微笑亭门口打扫卫生。“幸好今天人不多,还能和你们说上几句。”见记者来,他打趣说。

  施志平告诉记者,每到盛夏时节,就是他最忙碌的时候。因为天气炎热,柳浪闻莺微笑亭要给市民和游客提供免费茶水。暑热难耐的3个月里,他天天都来亭子里报到,运凉茶、搬茶桶、倒茶水,看到游客们舒心地喝着龙井茶,他觉得特别满足。

  “我老婆看我天天都来这里‘端茶送水’,回家就开我玩笑,她想喝水的时候就故意大喊‘老施,派水啦!’”施志平说,“玩笑归玩笑,要不是家人支持我,我也不可能干得这么开心的。”

  67岁的施志平已经志愿服务了7年,风雨无阻,有人曾给施大伯算过一笔账: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超过1.1万小时,光是回答“洗手间在哪里”这个问题就超过了10万次。

  施志平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不过,对于年轻时的他而言,西湖只是个偶尔散散心的去处。1989年,正当中年的施志平决定下海经商,他只身一人去了深圳,做起了外贸生意,妻子和女儿则留在了杭州。“我基本上每个月都要回杭州一趟,在外面久了,才体会到在杭州的那种‘归属感’。”施志平说。

  2012年,年满60岁的施志平决定退休回杭。然而,多年来习惯四处奔波的他并不想闲下来,“回来两三个月我就决定来当志愿者了,在家闲不住啊,总要找点事做做。”就这样,施志平在网上报了名并顺利通过了面试,成了柳浪闻莺微笑亭的一员。柳浪闻莺微笑亭值守是轮班制的,每位志愿者平均两周轮到一次,施志平闲不住,每周至少来两次,厚厚的工作日志上签满了他的名字。

  2016年底,大寒潮降临杭州。“西湖的浪特别大,浪打上来,地上立马就结冰了,游步道都铺上了厚厚的防滑草垫,手机都被冻关机了。”施志平对那一天的“盛况”记忆犹新。可这样的天气并没有阻挡他的热情,早上9点,他依然准时打开微笑亭的小门,将里外都打扫了一遍。“那天西湖边没几个人,但我想着万一有一个人需要帮助,这样的天气里,我不就雪中送炭了吗?”施志平说。

  从当志愿者的那一天起,施志平就开始做起了“杭州攻略”。7年过去,如今每一位问路的游客都能在施大伯这里问到那个最佳答案,有的甚至还能收获他免费定制的旅游路线。不过,“活地图”施志平也不是没碰过壁。

  6年前,施志平曾接待了一位儒雅文气的北方游客,游客问他是否知道杭州碑林在哪儿。这个问题难倒了他,“我那时觉得自己已经是杭州通了,底气十足,谁知竟然一问三不知,看他扫兴离去,我感觉太受挫了。”

  事后,施志平查阅了数本资料,终于得知原来杭州碑林就在劳动路上。为此,他多次实地走访、参观,将碑林的“前世今生”都摸了个透。

  “我也许不会再碰上当年那位游客了,但我觉得只要对杭州多一分了解,我就能多一分底气,更好地为游客们服务。”他说,“杭州有这么美的西湖,我们不能给它拖后腿。微笑亭,就像它的名字那样,就是给游客送服务添笑容的!”

  女儿坚持的志愿服务工作

  让超龄的老爸羡慕不已

  柳浪闻莺公园两公里外的湖滨一公园微笑亭里,一位大伯正坐着看报纸,看起来有80多岁了。他会是微笑亭志愿者吗?

  “我啊?不是的不是的。我是志愿者的爸爸。女儿去上洗手间去了,我帮她看一下。”大伯说,“你们要采访啊?不知道我女儿会不会说,她每次都不好意思,逃掉的。”

  没几分钟,大伯女儿王莺回来了。“哎,我说不好的。你们去寻我们朱鸿队长好了,小我一岁,属牛的,做的时间比我长得多了。什么荣誉都让给别人,有志愿者哪天有事不能来,她都会自己顶上。”王莺一边说着,一边翻着值班登记册指给我们看,“我对我们队长真的是比较崇拜的。”

  听王大伯讲,王莺退休前就在西湖微笑亭做志愿者了,退休后先在断桥服务了4年。具体哪一年加入微笑亭,做了多少年了?王莺却笑着推说,“不清楚,忘记掉了。”

  那时候断桥还没有微笑亭,王莺和其他志愿者每逢双休日,只要不下雨,就撑一把大阳伞,设点服务。夏天太热游客中暑了,他们接到阳伞下休息,给游客喝喝水;冬天冷,他们给需要的游客供应温开水,暖暖身。服务最多的项目,当然是问路。有多少辛苦,王莺想不起来,只记得每到双休日、五一、国庆,大家都忙得不得了,哪怕志愿者没事站在那里,都有种喘不过气的感觉——游客太多了。

  “我讲句难听话哦!断桥就像个骗子。为啥?我们当时就在断桥,外地游客经常跑过来问断桥在哪里,我说这里就是,所有人的反应都是,‘啊?’”王莺掩着嘴哈哈大笑,“这个我真的印象最深了。没看过的都不知道断桥长什么样子,我就同他们说,杭州有三怪嘛,断桥不断、长桥不长、孤山不孤。”

  说着话,一位老伯探头问道,“这里简单的地图有没有,多少钱?我想看看,去雷峰塔。”王莺抽出一本地图册递给他:“大哥,这个给你。不要钱。雷峰塔你往这边过去两三公里就到了。”“这么好的啊。”老伯接过地图,带着笑意走了。像这样问路的,王莺一天最多要解答好几百回,这天是工作日,天气又骤冷,“生意”自然清淡些。

  不过,一公园微笑亭开设了这么些年,大家老早习惯了这个“家”一样的存在。清早,值班志愿者要推着小推车,从几百米外的游船码头用桶子装好茶水,再晃荡晃荡推回来,早起唱歌的大伯大妈们看到了,一个个提着小水壶过来接龙井茶水,然后再开开心心唱几个小时的歌。忙好这些事,王莺就成了“兼职导游”,回答音乐喷泉在哪、苏堤怎么走等等。若是碰到外国游客,她会赶紧抽出地图笑着递过去,嘴里说着“map,map”,人家自然就懂了。

  对本地人和外地游客来说,微笑亭是个小家。对父亲王大伯来说,这里是有女儿的地方,也是个家。王莺是家里的独女,母亲年前过世了,老父亲一个人很难度过。王大伯早晨起得早,每周女儿做志愿者这天,他就从曙光社区的家里一个人走1个钟头,到一公园微笑亭来。

  “他也乐意到这里来陪陪我,和我讲讲话,到中午我再买碗热腾腾的面给他吃,他蛮开心的。”王莺说,父亲也觉得在这里做志愿者很有价值,很想来的。从前她在断桥服务时父亲就想来,还去报名、学习。不过,队里有规定,年纪超过73岁,就不好做志愿者了。

  “我就是同你们说说闲话,正儿八经采访我说不来的。你们还是去寻寻其他更优秀的志愿者。”话到一半,王莺摆摆手,又建议我们另外找人采访,“我爸爸的事,我也没跟队里说。就是夏天时候,这里人少嘛,我去拉茶水,我爸爸正好在这里坐坐,需要时也好帮别人指指路。真当要来做,他年纪太大了,还要麻烦队里多备一份饭。我还是给他买点他喜欢的东西吃吃好。”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微笑亭志愿者中的一员

  做志愿者,凭的是一颗实实在在做点好事的心。对于王莺的志愿者身份,这些年,除了老父亲看得眼热,女儿也乐意来陪她。王莺的女儿是1990年出生的,浙大毕业生,刚刚结婚。说起女儿,王莺满脸骄傲,笑得合不拢嘴:“竺可桢学院博士毕业的,现在在大学里教书。虽然没留在浙大,我也很满意啦。”

  女儿读大学时,看到妈妈这样辛苦,碰到休息日也要来陪,做做社会实践,锻炼锻炼。遇到问路的外国游客,她的英语介绍总能换来人家的连声“Thank you”。

  如今女儿成家,王莺更觉轻松,有空时在家里学做糕点,准备将来做给孙辈吃。“对我们老人来说,做志愿者能重新接轨社会,不然就要脱节了。”王莺说,现在的微笑亭,除了有年纪大的退休人员,还涌现出很多大学生志愿者,双休、节假日过来,很积极。她碰到年轻人,就像看到自家小孩一样,很开心。

  今年暑假,王莺就碰到一位年轻志愿者,才18岁,她连连称赞“很不错,很不错”。小伙子叫吴正元,王莺第一次碰到他时,他穿着红马甲正推着小推车运凉茶过来。180厘米的个头,长了张娃娃脸,推车上开水在大桶里晃荡晃荡,还洒了些出来。

  “小吴今年刚高中毕业,考进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开始以为只是来打打酱油的,上大学去总不会再来了,没想到他还是每个周末都来,很单纯的一个人。”王莺说。

  王莺跟小吴聊得来,一起搭班时,就坐在小亭子里。那时候,高考成绩还没出,王莺跟小吴讲自己女儿读大学的事情,也听小吴吐槽高中里的作业、做志愿者时碰到的郁闷事。对于大学生志愿者,王莺觉得,小年轻偶尔来参加志愿服务是很好的,不过还是要以读书为重,“像我们退休了,和年轻人讲讲道理,也好体现一下自己的价值嘛!哈哈!”

  (杭州日报记者 钟玮 王艳颖 实习生 郑晨曦)

杭州志愿者联系电话 : 87030636
网站 : #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