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建设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第三届钱塘区道德模范(最美钱塘人)发布仪式举办

· 逐绿生金 “颜”与“值”共攀登

· 连续17年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杭州到底幸福在哪里?

· “善城杭州”多了新地标 杭州市首个慈善文化园开园

· 杭州市第36个爱国卫生月活动暨绿色环境打造行动启动

· “新质生产力”下的杭州乡村振兴新场景

· 杭州奥体中心“星光璀璨” “24小时不夜城”渐行渐近

· 杭州新增水上黄金旅游线!就在今年!

文明播报  
>>更多  

· 挂职第一书记张立超带领周弄村走上共富大道

· 23年前写下“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的浙大女生已成为优秀企业家

· 地铁1号线到站 乘客都不下车 全在等……

· “杭州太让人有安全感了” 地铁站这一幕引来网友感叹

· 看“隐藏的战争”传承红色精神

· “掰开揉碎”让镇村干部听得懂有收获 临安“聚红星”宣传团“声”入人心

· 油爆虾厨师变身西塘河守护者

· 1、2、3......他们无缝对接 只为一场生命的救助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2.jpg
12.jpg
19.jpg
12.jpg
   首页 > 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
贯彻实施好条例 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杭州文明网     2017-08-30 09:10:14
 稿源: 杭州文明网
 编辑: 陈俊男

图片来源:杭州日报

  8月10日,关于推进全省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立法的现场会在杭州天子岭静脉小镇召开。省人大环资委、省建设厅及11个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部分省人大代表汇聚一堂,共商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立法及如何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杭州率先在全省开展生活垃圾管理立法。《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于2015年6月26日经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15年12月1日起开始施行。

  会上,市人大城建环保委介绍了推动《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贯彻落实情况,市城管委、市环境集团介绍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情况。

  垃圾问题关乎环境,关乎民生,是城市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通过地方立法推进生活垃圾“三化四分”,严格规范垃圾分类,提高资源化利用效率,从源头控制垃圾产生,破解垃圾“围城”的困境。

  人大监督推动《条例》贯彻落实

  自《条例》颁布实施后,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效果评价,加强监督,综合运用听取汇报、实地察看、明查暗访等监督手段,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力促法规落地生效。

  围绕省市中心工作,持续开展监督。市人大常委会将推进《条例》贯彻执行作为深化垃圾治理工作的重要契机,紧扣中心工作,督促政府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加强依法治废。2016年,围绕服务保障G20杭州峰会圆心,组织开展了“保障国际峰会、聚焦城市治废”主题检查活动,对《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关于加快推进杭州天子岭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的决定》和九峰环境能源项目落实推进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和督查。2017年,根据市委打好“六场硬仗”的要求,由常委会领导带队,对《条例》执行情况组织了集中视察,为助推打好以垃圾分类处置为重点的“五废共治”硬仗提供人大监督正能量。

  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提升监督效能。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体,也是人大发挥监督职能作用依靠的力量所在。市人大常委会十分重视代表履职潜能的挖掘和激发,由专委会委员领衔,专业代表小组成员配合,对常委会重点监督工作事先开展调查研究和基础资料收集。专委会委员和专业代表小组成员充分突显了其“专”的特色和优势,从管理部门、物业单位、社区、个人等不同角度,对法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收集、分析,并提出意见建议。此外,市人大常委会还借助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广泛的优势,通过代表联络站等活动阵地,广泛宣传,深入发动,有效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工作格局。

  《条例》实施取得较好成效

  《条例》施行一年多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生活垃圾管理手段不断完善,政策法规逐步健全,部门协同有效增强,能力建设有所突破,社会氛围日益浓厚,法规实施取得较好成效。

  配套制度出台。根据《条例》有关规定,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总结近几年垃圾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与措施。制定《杭州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加强对餐厨废弃物产生、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等各环节的规范,推动餐饮企业餐厨废弃物的统一清运处理。制定《<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规定》,促进日常管理与执法监管的联动,加大对违反《条例》行为的教育、劝导和执法查处力度。制定《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明确了生活垃圾分类标识、分类设施配置、分类投放方法、收运作业、处置及管理等要求。这些配套制度的出台,为深化垃圾分类管理提供了标准依据,有力保障了《条例》的贯彻执行。

  统筹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适用范围覆盖至全市城乡,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和运输主体、农村厨余垃圾的处理技术和方式等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并基于城乡差异,允许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在“四分法”(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其他垃圾)基础上,由相关部门根据当地实际进行适当调整。《条例》的全面实施加快了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管理工作进程,推进了城乡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的有效统筹。

  推动生活垃圾“三化四分”。以《条例》贯彻执行为抓手,杭州在全市范围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强化垃圾分类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加快扩大垃圾分类覆盖范围。截至2017年6月,累计开展垃圾分类小区1989个,参与垃圾分类家庭122.08万户,市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85%。同时,围绕控制垃圾快速增长的目标要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循环经济,鼓励废旧物资回收,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运用市场化机制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2017年上半年,杭州市区垃圾产生量199.57万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5.08%,生活垃圾总量增幅保持低位水平,快速增长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加大力度贯彻实施好《条例》

  目前,垃圾分类的实际效果与立法预期和市民群众的期望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单位和个人垃圾分类意识和分类质量还需提高;管理责任人落实尚不到位,投放点上的监管不够严格和持续;部门之间协同配合有待继续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存在困难。

  垃圾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效果,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长期不懈的努力和坚持。

  ——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条例》施行后虽已迅速出台了相当一部分政策规范,基本满足了管理需求,垃圾分类财政激励政策、低价值可回收物补贴等重要配套制度需要抓紧出台,以调动城区、相关企事业单位、居民开展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进一步提升生活垃圾处置能力。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加强再生资源产业培育,结合新技术、新工艺提升生活垃圾处置能力,解决生活垃圾处置难题。

  ——进一步加强试点推广。在前期部分社区试点基础上,广泛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在试点基础上研究出台配套服务政策予以扶持。

  ——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引导,着力提高垃圾分类和资源环境意识;加快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教育基地建设,开展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建立志愿服务组织,引导志愿者深入小区、楼道开展宣传、指导、监督、服务,共担社会责任,营造全社会参与垃圾分类的氛围。

  杭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有哪些举措?

  杭州是全国第一批垃圾分类示范城市之一,垃圾分类起步较早。近年来,各级政府按照市委垃圾治理总体工作要求,贯彻实施《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紧扣“分类减量”主题,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利用和分类处置各项工作,促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生活垃圾分类创新举措

  近年来,杭州在垃圾分类实名制、实户制、垃圾不落地等创新举措的基础上,又率先推进垃圾“智慧分类”、深化“定时定点”等做法,通过“效率+服务”模式破解推动垃圾分类落到实处。

  推进智慧垃圾分类。在127个小区开展了利用二维码、物联网等智能科技手段的智慧垃圾分类试点,调动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提高垃圾分类准确率。

  深化“定时定点”做法。在218个分类小区开展“定时定点”投放试点,强化分类投放环节的监督管理;在39条繁华商圈、主要道路沿线开通“垃圾不落地”音乐专线,开展80条重点道路垃圾桶、集置点“退路入巷”工作,有效改善市容环境卫生。

  建立“楼道长”队伍。在小区垃圾分类志愿者、指导员基础上,组建9180人的垃圾分类“楼道长”队伍,实行分片包干,加强垃圾分类投放现场的指导和监督。

  试点低价值物入户回收,在江干区、余杭区引入第三方服务企业,结合小区垃圾分类,上门回收居民家庭产生的低价值物。

  加强源头管理促进垃圾减量

  围绕控制垃圾快速增长的目标要求,各区充分挖掘减量潜力,多措并举,采取有效的分流和资源化利用措施,取得良好效果,全市垃圾日均减量约1200余吨。

  推广低价值物回收利用。培育相关企业回收低价值物品,在全市范围设置1911个低价值物和1481个废旧衣物回收点,进一步扩展玻璃、金属制品、纺织品、服装边角料等物品回收利用。

  深化农贸市场生鲜垃圾源头减量。开展果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果蔬菜皮就地减量和专线清运处置125家,生鲜垃圾日均减量150余吨。

  开展垃圾清运控水减量。在全市设置24个垃圾清运控水点,落实垃圾运输车在进入末端处置设施前进行排水减量,特别是开发区利用中转站场地,对控水点进行了升级改造,通过进出场标签扫码、计量称重等手段实现了智能化控水管理,收到较好减量效果。

  强化装修垃圾处置监管。完成设置装修垃圾中转处置场地11个,建立城区装修垃圾专业清运队伍,通过资源化利用等方式,日均处理装修垃圾670余吨,市城投集团也已完成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并投入试运行,减少了生活垃圾处置压力。

  推进园林垃圾再生利用。率先在风景区试点园林垃圾资源化利用,进而全市推广,现已完成设置园林垃圾处置场地10处,资源化利用园林垃圾日均110余吨。

  推进餐厨废弃物统收统运。建立完善餐厨废弃物规范收运体系,将全市大、中型餐饮企业和食堂纳入统收统运范围,确保了天子岭200吨/日餐厨废弃物处理项目的正常运行。

  (杭州日报 余巍)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