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建设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宣传+检查”双管齐下 全域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尚

· 清明祭扫出行攻略来了 公交专线和智慧停车为市民提供便利

· 回迁安置民生实事进度条拉至30% 杭州全年将完成35000户安置群众回迁

· 这份申请指南请查收 杭州市大学生青荷礼包推新

· 后亚运攀登启“杭”丨杭州如何拥抱世界

· 促进消费潜力释放 杭州发布商业外摆政策2.0版

· 全国首个系统展示大运河廉洁文化的数字平台在杭发布

· 杭州10所中小学入选国字号示范学校

文明播报  
>>更多  

· 挂职第一书记张立超带领周弄村走上共富大道

· 杭州这位弯腰老奶奶真美!有你们真好!

· 十元吃好! 古荡提升“小哥”幸福感出新招

· 暗号:来份单人餐!价格:不要钱!

· 跨越6年 他们在残健融合的路上重逢

· 杭州是懂浪漫的 武林路上的玉兰开成了粉红爱心

· 租金便宜地段好 19户环卫家庭选到“心家”

· 小吃店成助餐点 这样的服务很暖心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2.jpg
12.jpg
19.jpg
12.jpg
   首页 > 文明时评
读懂人们对“删减鲁迅作品”的担心
杭州文明网     2022-07-04 08:30:00
 稿源: 杭州日报
 编辑: 吴阳杰

  针对网传语文教材删减鲁迅作品的问题,人民教育出版社日前通过官方公众号回应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语文教材虽然经历了多次调整,鲁迅一直是作品入选教材最多的作家,统编初、高中语文教科书共选入鲁迅作品12篇,其中散文3篇,小说5篇,杂文4篇。人教社强调,鲁迅先生作品从未大规模“撤离教材”。

  人教社的回应直面关切,有助于打消公众疑虑,从中还可体会教材编选者的努力和用心。比如在六年级上册专门设置“初识鲁迅”单元,选发鲁迅侄女周晔回忆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臧克家诗作《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萧红《回忆鲁迅先生》、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等,种种做法,都有助于重新认识和塑造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有助于增进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和认知。

  事实上,近年来有关“删减鲁迅作品”“鲁迅作品撤离”等的争论非止一次。换个角度看,公众表达关切,突显对鲁迅的热爱。从公众焦虑中不难读出这样的期待,即渴望让下一代借助语文教材、借助教材中的鲁迅作品等,来实现最好的语文教学,理解和认知鲁迅革命精神的最具彻底性、对国民性最深刻的揭示,以及新文化运动后其所建立的最纯正汉语言范式,这正是一代代中国人源源不断的重要精神源泉和文学养分。

  著名学者钱理群认为:“真正影响鲁迅被年轻人理解的,是我们的社会文化思潮、教育方法等……应该选一些适合中学生的鲁迅文章;同时,不要把鲁迅作品作为应试教育的一部分,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让他们自己去体会鲁迅作品中的真义。”毋庸讳言,当下一部分读者群体,尤其是年轻读者群体对于鲁迅作品,确确实实还存在某种疏离感。著名作家余华在一次演讲中,就曾坦言当年在海盐文化馆工作时,出入之间一度嫌码放在门口的《鲁迅全集》碍脚,而直至36岁后重拾鲁迅作品,重新发现鲁迅伟大,“厌恶感”自此消失。余华的讲述,代表很大一部分人感受,努力消弭鲁迅作品与当下青年群体的疏离感、隔膜感,语文教材编纂是重要一环。

  当然,也不仅仅是鲁迅作品,其他作家和作品亦然。无论如何,教材所收篇目都是有限的,发挥好语文教材“导读”和“索引”作用,引导孩子通过课堂语文教学,激发课外大量阅读,激发对社会现实深刻认知,对汉语言之美的热切追寻,这正是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涂建敏)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