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从来都是学生们学习的圣地、成长的乐园,然而,最近一段时间,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让本宁静和谐的校园蒙上一丝阴霾,也引发了人们对校园欺凌的广泛关注。
从去年电影《悲伤逆流成河》到今年《少年的你》,通过电影这一大众艺术,向我们展示校园欺凌对于孩子成长的伤害。但现实生活远比电影中的更加残酷。前段时间,一位小女孩眼睛被塞纸片事件,也许施暴者只是出于好玩或者乐趣,但带给受害者的却是无法磨灭的伤痕,稍有不慎,可能会对小女孩一生都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校园欺凌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从欺凌者、被欺凌者到旁观者,每一个孩子都是受害者,预防和整治校园欺凌刻不容缓。
追本还需溯源。治理校园欺凌就要了解什么是校园欺凌。2016年4月28日由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颁布并实施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中指出,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事件为校园欺凌。
对症才好下药,解决好校园欺凌,就要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导致校园欺凌的原因错综复杂,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学校的,也有社会的。施暴者的家庭如果不幸福,也会导致起产生暴力倾向,从这一方面来看,施暴者也是受害者,而且施暴者一般会警告受害者不许告诉老师和家长,这就导致校园欺凌的隐蔽性,受害者的家庭也没有及时关注到孩子的情况;还有学校教育的缺失,学校老师的不重视,老师们总认为学生们一般的不良行为及言语是无害的或者是伤害程度不高,没有认识到校园欺凌会对受害者身体和心理造成的巨大损伤,使得校园欺凌频频发生;除此之外,青少年处于塑造三观的时期,不良社会风气也对校园欺凌有着巨大影响。因此,要解决校园欺凌现象,必须协调各方面力量,统筹各类资源,依法综合施策。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育人之本,莫如铸魂。解决校园欺凌,教育是重中之重。家长要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家长要时刻注意观察自己的孩子,多和孩子沟通,做好家庭教育,让孩子可以感觉到家庭的温暖,不要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施暴者,也不要让孩子成为受害者,一旦发现孩子们之间有矛盾,要及时化解矛盾纠纷,避免时态扩大,带来严重后果;学校要定期开展预防校园欺凌现象的活动,是学生们意识到校园欺凌现象的危害,做好学校教育,呼吁同学们团结友爱,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加强监管力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建立学生心理疏导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心理疏导,建立校园暴力事件匿名举报机制,让校园暴力无处藏匿。老师以身作则,不因学生家长的个人行为而对学生差别对待。
“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治愈。”校园欺凌的伤害往往会伴随一生,对此我们要以立德树人为先,坚持明德引领风尚,对校园欺凌坚决说不,呵护每一个“少年的你”不受伤害。(成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