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建设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宣传+检查”双管齐下 全域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尚

· 清明祭扫出行攻略来了 公交专线和智慧停车为市民提供便利

· 回迁安置民生实事进度条拉至30% 杭州全年将完成35000户安置群众回迁

· 这份申请指南请查收 杭州市大学生青荷礼包推新

· 后亚运攀登启“杭”丨杭州如何拥抱世界

· 促进消费潜力释放 杭州发布商业外摆政策2.0版

· 全国首个系统展示大运河廉洁文化的数字平台在杭发布

· 杭州10所中小学入选国字号示范学校

文明播报  
>>更多  

· 挂职第一书记张立超带领周弄村走上共富大道

· 杭州这位弯腰老奶奶真美!有你们真好!

· 十元吃好! 古荡提升“小哥”幸福感出新招

· 暗号:来份单人餐!价格:不要钱!

· 跨越6年 他们在残健融合的路上重逢

· 杭州是懂浪漫的 武林路上的玉兰开成了粉红爱心

· 租金便宜地段好 19户环卫家庭选到“心家”

· 小吃店成助餐点 这样的服务很暖心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2.jpg
12.jpg
19.jpg
12.jpg
   首页 > 文明时评
传统文化要会“讲故事”
杭州文明网     2018-02-23 09:03:06
 稿源: 杭州文明网
 编辑: 陈俊男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20字小诗《苔》被支教老师梁俊和贵州石门坎的孩子小梁在央视《经典咏流传》的舞台重新唤醒,孩子们最朴质无华的天籁之声唱哭了庾澄庆和曾宝仪,也让亿万中国人都在这一刻被感动。也让这首小诗,得到广泛的传播。

  我很赞赏这种说法:说是乡村教师梁俊选择了《苔》,不如说是袁枚的《苔》选择了梁俊。作为一首古诗,《苔》虽不难懂,在浩如烟海的诗海中,让忙、茫、盲的人们记得住、记得牢,也绝非易事,因为诗词仅是单纯的汉字组合,缺乏情节和生动故事,更缺乏跌宕起伏的桥段。它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就会受到限制。

  而当我们将古诗词和讲故事联系起来,传播效率和视听效果,就发生了微妙改变。贵州山里的孩子们,就像那一粒粒微不足道的苔米,环境不好,经济状况穷困,缺乏足够的营养,是真正的“白日不到处”。可是,支教的梁老师告诉他们,“梦是指路牌,为你亮起来,所有黑暗为天亮铺开”,身处最卑微、最穷困的地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放弃向上发展和追求的动力和愿望。如果我们身在苔米一样的微弱位置,也能具有从容心态,我们也就能成为令人羡慕的牡丹了。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所说,因为有了梁俊老师,这些孩子们才能如牡丹一般,快乐而富有光彩地绽放。古诗的特殊意境和内涵,借助于贵州孩子的纯真而自强不息的演绎,得到了准确而深刻的诠释。我们为他们的梦想的力量而感动,更为袁枚先生的这种深邃意境而叹服。

  古诗词的意境是深邃的,深入浅出的故事化的诠释更能给人带来美感;古诗词的内涵是丰厚的,富有真情的故事化的诠释、时代化解读,更有助于让古诗词成为现代人的精神知音、文化伴侣。古诗词的“讲故事”的能力增强了,它的流传度、美誉度,就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一段时间以来,传统文化的“讲故事”的能力和手段也在逐渐丰富,更加完美。《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谜语大全》等电视节目的走红,让传统文化和生活故事、谜语故事、名人效应等有效连接起来,让文化面孔形象鲜活很多。央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博物馆积极开发文创产品等,用现代而年轻的语气讲故事,博物馆已走出“审美疲劳”,成为“民众的大学”“精神的家园”。《经典咏流传》探索将流行音乐与诗歌相结合,讲述妙趣横生的文化故事,一经推出,马上就红了。文化故事的影响力可谓是越来越大。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为了让更多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应该多借鉴《经典咏流传》之类的讲故事的手段和能力,想方设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融入现代思维,富有精神牵引力,得到更为完美的传承。(泓霈)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