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建设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这份申请指南请查收 杭州市大学生青荷礼包推新

· 后亚运攀登启“杭”丨杭州如何拥抱世界

· 促进消费潜力释放 杭州发布商业外摆政策2.0版

· 全国首个系统展示大运河廉洁文化的数字平台在杭发布

· 杭州10所中小学入选国字号示范学校

· 还有1个月 杭州即将迎来高架顶级“大片”

· “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来看看杭州的节水妙招

· 运河赏花地图出炉 来一场春日Citywalk之旅

文明播报  
>>更多  

· 挂职第一书记张立超带领周弄村走上共富大道

· 十元吃好! 古荡提升“小哥”幸福感出新招

· 暗号:来份单人餐!价格:不要钱!

· 跨越6年 他们在残健融合的路上重逢

· 杭州是懂浪漫的 武林路上的玉兰开成了粉红爱心

· 租金便宜地段好 19户环卫家庭选到“心家”

· 小吃店成助餐点 这样的服务很暖心

· 首违轻违“放一马” 这样的执法有温度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2.jpg
12.jpg
19.jpg
12.jpg
   首页 > 文明创建
“运河流过村庄后不能脏了水”
杭州文明网     2017-12-27 10:28:09
 稿源: 杭州文明网
 编辑: 陈俊男

  运河畔古村治水求变

图片来源:杭州日报

  如今的“西太洋”水质越来越好了。

  兴于水,衰也于水。

  运河边的余杭姚家埭村,村主任郭惠明很明白这个道理——在这个江南水乡村庄,河网密布,外有大运河流淌千年而过,内有“西太洋”聚水滋养民生——这种别致的“风水”布局,也让姚家埭村多年来有块金字招牌声名在外,“塘栖枇杷原产地”。

  郭惠明说,姚家埭村有“千担茧子万担果,双千粮食万担麻”的说法,这些都和运河水有关,而接下来美丽乡村的建设,还是要做好水的文章,把水弄脏弄臭了,最后留下的都是教训。

  穿过一片枇杷林,就能从姚家埭村走到大运河边。

  这个时候,枇杷花开得正盛,很多蜜蜂盘旋在枝头。郭惠明低着头,径直来到九里亭。郭惠明说,“这里离塘栖只有九里路,所以叫九里亭。当时主要作用是方便水陆并行和纤夫拉纤,修了运河边的官道和亭子,用于维系皇朝命运的漕粮北运。相传历史上康熙、乾隆南巡时,曾数次经由此地。”

  而在大运河申遗成功之后,郭惠明觉得,更应该把这些“老古董”保护起来,“就在今年,这个九里亭已经列入了杭州市级文保单位,里里外外重新修了一遍。接下来,我们还会从枇杷林里修一条路,可以直接连到这个亭子,让游客也可以过去玩玩。”

  不过,更多保护运河的工夫,还花在运河之外。从去年至今,姚家埭村沿着运河在内塘养黑鱼的20多户人家,全部被关停禁养了,“养黑鱼都是喂一些冰冻的小鱼,废水是很脏的,而以前都是直排运河的,现在不允许了。运河流过我们村庄,也不能这么随便弄脏的。”

  “螺蛳壳里做道场,在河边修了条路”

  大运河的水,在姚家埭村能进也能出。

  流经下面自然村戴家埭村那条河,源头就是外面的大运河——但这河,这几年也是命运多舛。郭惠明说,“几十年前,大家还是走水路时候,这条河很重要——几乎每户人家都有水泥船,出门就靠这个,和现在小汽车一样。但后来上岸了,河道也就废弃了,慢慢变脏了。”

  住在岸边的戴生泉,这辈子总算在今年“盼”到了修葺河道。“上次修河道都忘记是什么时候了,这次不但河道挖了,连岸边都拆出来了一条路。”

  戴生泉说的岸边,是他家对面河堤。仅在9月前,这个地方还是10多年来延续的老样子——有乱搭的棚户,还有人养鸡养鸭的,“很多地方都是断头路,钻都钻不过去,垃圾就这么直接往河里倒的。”

  不过,这次算彻底把这条河弄干净了。郭惠明说,“把河边几十户人家的违建都拆了,一共有3万多平方米,螺蛳壳里做道场一样,硬是修了一条路出来,另外还做了截污纳管,让生活污水不再排到河道里。”

  如今,戴家埭村这条百年来不知名的小河,河底已被种上了水生植物,河水再次流进运河后,也是清澈的。

  “以后要在村里最大的湖边做民宿”

  姚家埭村最大的一个湖,当地人叫“西太洋”——因为地势低,明河暗渠都往这里淌,现在水域面积都已经有360亩了。

  前几年,这个湖承包给了当地村民养鱼,还有人在岸边开了农家乐,至于水质的问题,也没怎么有人去管。郭惠明说,“‘五水共治’后,我们就把承包权收了回来,还专门雇了四个人,每天清理湖面。现在水质好的时候,可以达到Ⅳ类。”

  不过,还有一个更大的动作是,今年姚家埭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开始了。作为其中最不寻常的配套项目,沿着整个“西太洋”,要修一条好几公里的游步道。郭惠明解释称,“修一条游步道,让明年来采摘枇杷的游客,有一个更好玩的地方。另外,我们以后还要发展民宿产业,这是第二步计划了。”

  事实上,以铸造业为代表的姚家埭村,10年前工业产值已经超过10亿元。而如今,他们同样正为转型寻求出路。郭惠明说,“不能光富了几户企业家,我们要把环境治理好,让游客们留下来,让全村的人都能富起来。而这个核心,仍然是做好水这个文章。”

  (杭州日报 首席记者 杨蓥晖 驻余杭记者站 费云江)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