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建设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世界读书日 在阅读中感受美好

· 每户1.6万元的标准!杭州将有350户家庭可免费改善居室

· 杭州通过 “国家节水型城市”省级复查

· 杭州用梦幻联动推动文旅破圈

· 杭州举办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

· “圈”出百姓幸福生活——构建城乡命运共同体的杭州新实践

· 铂金奖!杭州花境作品荣获2024上海(国际)花展最高奖

· 让市民享受更丰富的“公园20分钟” 杭州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至2035年)出炉

文明播报  
>>更多  

· 老师脚骨折坚持“站”讲台 师生轮流“护送”上下课

· 西湖景区垃圾分类主题巴士“上线”了

· 一边是倾力寻找 一边是真诚感谢 清卫员翻遍18个垃圾桶只为帮学生这个忙

· 23年前写下“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的浙大女生已成为优秀企业家

· 地铁1号线到站 乘客都不下车 全在等……

· “杭州太让人有安全感了” 地铁站这一幕引来网友感叹

· 看“隐藏的战争”传承红色精神

· “掰开揉碎”让镇村干部听得懂有收获 临安“聚红星”宣传团“声”入人心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2.jpg
12.jpg
19.jpg
12.jpg
   首页 > 文明播报
为老人“摆渡”的六旬的哥: 我不做谁来做?有人做我仍会做!
杭州文明网     2020-03-19 08:58:16
 稿源: 杭州文明网
 编辑: 王 洁

 

 

此图由车队提供 

  图片来源:杭州日报

  差不多在一个星期前,王陵发现,杭州主城区的道路居然开始堵车了。堵车对于的哥来说,不是什么好事,可王陵心里竟有些开心。

  “路上的车和人都多了起来,早晚高峰也回来了,特别是高架桥和市中心,路况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了。”62岁的王陵像是突然有了诗兴,“杭州就好像随着春天到来复苏了,一派充满希望的景象。”

  作为土生土长的杭州人,王陵对这座城市无比熟悉,开出租车24年,杭州的城市路网更是印刻在他的心里。每天开着出租车载客,这本是他的工作,可就是这份颇有些“江湖饭”味道的工作,成了疫情期间摆在他面前的一张考卷。他想专心答题,可耳朵边总有些杂音……

  判断题 顶着疫情往医院跑,这件事到底做得对不对?

  去年,王陵加入了一支爱心车队,经常会帮着接送要去医院做血透的老人。这原本是一件大好事,可疫情当前,这件好事让王陵有些纠结。

  1月23日,距离除夕仅1天,爱心车队的微信群里出现一条消息,说是第二天下午有一位老人要去医院做血透,做完差不多是吃晚饭的时间了。看到这条消息,王陵有些犹豫。“实话实说,忙了一年,就是为了年三十这天可以早点回家,准备吃年夜饭。”他说,“但是我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我觉得我要休息的话,可以再找时间,老人家做血透是一次也不能停的。”

  当晚,王陵回到家,把事情和妻子说清楚。第二天,他按时接送老人,心里的石头才算落了地。“老人家做血透真的不容易,他们身体本来就已经很差了,腿脚也不方便,有的还要坐轮椅,但是还要隔天跑一趟医院,准时准点,一次不能停。”王陵很能理解老人们生活上的困难,“更何况现在遇到疫情,他们的心理压力肯定更加大了。”

  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一,杭州的疫情看着还不太严重,可从正月初二起,确诊病例开始增多,老百姓对疫情的重视程度一下子提高了。对于王陵来说,压力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大起来的。“我就想,我绝对不能出事情。春节期间,很多外地的哥都回老家过年了,人手本来就特别少,所以我把后面要做血透的老人都安排好了。”他说,被感染固然可怕,但他更担心另一件事,“如果我出事了,该怎么跟人家交代?本来是出于好心才做的事,得了病被人家骂了该怎么办?”

  王陵的妻子、女儿态度明确,让他尽量不要出去了。“她们问我,这种形势还出去干什么?我告诉她们,没办法不去的。”王陵说,那天晚上,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身边人的口口相传,疫情似乎是挺严重的,他确实担心自己也会被感染。但是,他又有点“侥幸”,毕竟年轻时当过兵,身体素质一直还不错,当年“非典”时,他也在开出租车,应对疫情还算有点经验。“就这样吧,不管了!”王陵心头刚有这个念头,又马上自我否定了,“万一被感染,连累老婆孩子怎么办?她们是我最在乎的人啊!那些老人又该怎么办呢?”

  一整夜,王陵没能合眼,直到天蒙蒙亮时才勉强睡去。当他再次睁开双眼,决定已经在他心里:好事,还得继续做下去。

  听力题 面对各方的风言风语,心里的正确答案不能模糊

  下定决心把好事做到底的王陵排了一张行程表,每周一三五要接送哪些老人,二四六又要接送哪些老人,都写得清清楚楚。每天睡觉前,他会把两个手机的闹铃都定好,生怕其中一部手机出幺蛾子。正月里有几天特别冷,还刮风下雨,他也都咬着牙起床,出车前还不忘把车子彻底消毒,再去接老人。

  当时,王陵听说了一件事情,心里不是滋味。“我听说,有些空车到了医院附近都不敢做医生、护士的生意,看到他们掉头就走。”他说,“不管这事情是真是假,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坚持出车是对的。”

  让王陵感到安慰的是,妻子和女儿嘴上说不想他出去,但当他真的决定去了,娘俩也没有再说什么,反倒是默默地支持他。每天清晨5点,王陵就要起床准备出车,闹出的动静让妻子和女儿也没法继续睡,可娘俩并没有怨言。有一天,王陵快出门了,女儿起来拿了一些东西给他。他仔细一看,原来是消毒水、手套和口罩。

  家里人虽然已经认可了王陵的决定,但其他人并不这么看。春节刚过没几天,妻子就悄悄告诉他,小区里有人在私下议论他家,说是邻居们都有点怕王陵。“有人说我怎么还在开出租车,有人说我不要命了,还有人怕万一我出事会连累他们。”王陵说,他大概能想象出邻居们的语气和表情,“可能是小区里就我这么一辆出租车吧,比较显眼……”

  外人的议论,让王陵的内心再次出现斗争。他开始想,如果不去接送老人,他是不是就能好好放个假;有时候,身体小有不适,他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被感染;天天和进出医院的患病老人接触,恐惧感也在悄悄滋长。“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是老人们让我坚持下来的。”王陵说,有老人送给他很多糖果、花生这样的年货,以表达感激之情,“老人家说,没有我,他们真的不知道怎么办。就是这样的鼓励,给了我很大的安慰。”

  2月中旬,一个3000元的大单子“砸”到了王陵头上:有客人要出发去福州,单程八九个小时。那段时间,王陵根本没做过什么生意,有这样的单子,他还是有点心动的。由于客人出发当天上午有老人要接送,王陵就和客人商量,是不是可以改到下午出发,让他可以先接送老人。可是,客人并不同意,认为这样调整会影响他到达福州的时间。要么就撇下老人,要么就放弃难得的大单,怎么选?“我想了想,没办法,虽然肉痛,还是放弃了单子,让同事去做。”王陵说,“我还是准时准点把老人家送到医院要紧。”

  关于接送老人这件事,王陵觉得,本来只是希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奉献爱心,但后来渐渐明白,这已成为一份责任。“这份责任并不是强行绑定在我身上的,但每时每刻出现在我眼前。它和欲望无关,是个人的选择。”王陵说,“做还是不做?我说做,如果我不做,还有谁来做?但我后来觉得,即使有很多人在做,我也会去做,因为我属于这里。”

  看图说话题 的哥眼中的杭州,正在慢慢回归正常

  有一次送老人回家后,王陵把车开到西湖边遛了一圈。那天,天气晴朗,他看见西湖边的花开得很艳。他把车停好,好好欣赏眼前的美景。“感觉有点难得。太阳照在树上、人行道上,很美好,虽然比以前少了一些热闹。”王陵说,就在那一刻,妻子打来电话,让他抓紧回家吃饭,“她就像以前那样催我,一点没变。我想,‘这样’的日子马上就会过去,‘那样’的日子也马上就会回来,一切都会很快好起来的。”

  一趟趟接送老人,一脚脚刹车、离合、油门,日子确如王陵希望的,一天天好了起来,直到他发现杭州的路又拥堵了起来。“有时候,我就想,现在除了大家都戴着口罩,似乎跟以前也没什么区别。”他嘿嘿一笑,“离抗疫胜利应该不远了吧?”

  王陵的女儿已经去上班了,妻子的心理压力也消散了,不再天天念叨,王陵的生活基本回归正常。小区里,当初对他避之不及的邻居似乎也不再紧张,偶然相遇聊天时,状态也明显放松了许多。至于需要去医院的老人,王陵一如既往地准时接送,老人们的心态也比疫情初期好得多,脸上已经没有了不安的情绪。

  “前几天,我拉上了一个刚下飞机的小伙子,说是来杭州出差,准备找店面做餐饮。我想,杭州的复工复产应该推进得蛮顺利的吧。”王陵说,他还发现,很多乘客出门都是奔着景点和商场去的,心情也都不错,“大家精神上没有那么紧绷了,但防护措施还是做得很到位的,我就没遇到过不戴口罩的乘客。”

  虽然路上的人多了,但出租车生意并没有太大起色,王陵知道,毕竟疫情还没结束,外地游客来不了。“不要紧的,我宁可生意再冷清一阵子,只要疫情能完全过去就行。”

  (杭州日报 记者 邱泽楷 文 司春华 摄)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