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建设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世界读书日 在阅读中感受美好

· 每户1.6万元的标准!杭州将有350户家庭可免费改善居室

· 杭州通过 “国家节水型城市”省级复查

· 杭州用梦幻联动推动文旅破圈

· 杭州举办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

· “圈”出百姓幸福生活——构建城乡命运共同体的杭州新实践

· 铂金奖!杭州花境作品荣获2024上海(国际)花展最高奖

· 让市民享受更丰富的“公园20分钟” 杭州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至2035年)出炉

文明播报  
>>更多  

· 老师脚骨折坚持“站”讲台 师生轮流“护送”上下课

· 西湖景区垃圾分类主题巴士“上线”了

· 一边是倾力寻找 一边是真诚感谢 清卫员翻遍18个垃圾桶只为帮学生这个忙

· 23年前写下“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的浙大女生已成为优秀企业家

· 地铁1号线到站 乘客都不下车 全在等……

· “杭州太让人有安全感了” 地铁站这一幕引来网友感叹

· 看“隐藏的战争”传承红色精神

· “掰开揉碎”让镇村干部听得懂有收获 临安“聚红星”宣传团“声”入人心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2.jpg
12.jpg
19.jpg
12.jpg
   首页 > 文明播报
阿斌师傅 手机24小时不关机 过年依旧在岗
杭州文明网     2019-10-21 11:02:22
 稿源: 杭州文明网
 编辑: 王 洁

  ​“阿斌师傅!上次谢谢你呀!你来帮忙修过之后,我家电表箱再没坏过了。” 

  56岁的史文斌经常在公交车上遇见和自己打招呼的人,但通常他叫不出对方的名字,只是笑着点头:“不用谢!”

  在杭州供电公司做了30多年抢修工,完成日常抢修工作之余,史文斌还义务帮助过许许多多的杭州家庭。他走街串巷,帮居民解决电力故障,有时小到拧一只灯泡、换一根保险丝。

  2004年5月,因坚持志愿服务而颇有名气的史文斌,开始担任国网杭州供电公司阿斌电力志愿服务队队长。15年来,他带领服务队完成了14万多次抢修服务和30700多次志愿服务。渐渐地,老百姓们都知道杭州电力有个热心肠的“阿斌师傅”。

  对电力事业的热爱,来自于家庭的熏陶。

  史文斌说,他的爷爷是抗战时期杭州第一代电力人;父亲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电力抢修工人;到他这辈,是“电力第三代”了。可以说,他们祖孙三代见证了杭州电网从无到有、从初级到成熟的发展历程。目前,杭州城市用户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1%,城市核心区域供电可靠率比肩巴黎等国际大都市。

  黄牛拉着线缆

  木杆换作水泥杆

  70年过去

  杭州电网越来越成熟

  史文斌至今记得,父亲和他讲述的当年铺设电力线缆的细节。

  那是20世纪50年代,杭州的电力网架还在初建中。那时候的电力工人架线缆,还要先去借一头黄牛,才能把电线等电力设备拉出去。有时候拉到小巷口,牛进不去了,就把线缆从牛车上卸下来,扛在肩上往前拉,才能把电通到家家户户。

  1981年,史文斌18岁,和父亲一样,也成了一名电力抢修工。在他工作的时候,黄牛车升级成了抢修车:“老式吉普车,上面还带雨棚的那种,车身涂成红色,反光镜上挂着个铃铛,有紧急抢修任务的时候,一个人开车,另一个人就用手摇铃开道。”

  史文斌说,那时候,杭州人的家里几乎没有电器,电风扇都很少有。普通人家用一只15瓦的电灯泡就够了,每月电力消耗量不会超过1千瓦,一只电表可以供给十几户人家用电。“现在每年夏天电力负荷都创新高,今年最高的一天都超过1500万千瓦了,放在当年真是个不可想象的数字”。

  刚入行的史文斌,就见证了杭州电网的变化。还是学徒的他,跟着师傅一起执行任务,要将以前的木头电线杆换成水泥杆。“为了防腐,木头电杆外面都要刷柏油,我们卸线缆的时候,经常蹭得衣服裤子上到处都是,干完活要捧一把黄沙在衣服上使劲搓一搓才行。到现在,我经过某个小区,还能想起哪根水泥杆是我换的”。

  “现在,我们很少能在路上看到电线杆了,因为通过几代电力人的努力创新,密密麻麻的电线和电线杆,都变成了从地下经过的电缆,不仅美观而且更安全”。

  夏天被虫子蜇得皮肤火辣辣 冬天的鹅毛大雪刮得睁不开眼
  阿斌师傅依旧觉得这是一份有成就感的工作

  时代在进步,技术不断完善,工具越来越高端,但是电力抢修这个行业,干的一直是辛苦活。

  从父辈那里,史文斌就感知了电力行业的辛苦。“我出生时,我父亲还在诸暨忙着架线缆,后来我上学了,他在萧山工作,平均一个星期才能回来一次”。

  史文斌到电力工作时,被分配到杭州电力局城南供区线路班做学徒工。两年后,他是班里最早出师的,“当年变压器布点少,又都是裸线,带电抢修的情况很多。那时候我比较瘦小,带电操作的时候有优势,就去了抢修班”。

  他记得,夏天的时候,最让人难受的不是酷暑,而是从树上簌簌掉下来的毛毛虫。这种虫子掉在身上,一连几天都火辣辣地疼。

  有一年冬天,天降大雪,史文斌跟着师傅去康桥老街抢修线路。

  要先把电线杆上的冰雪铲掉,再慢慢往上爬,爬上去之后,一抬起头,风夹着鹅毛大雪,刮得人根本睁不开眼,也看不见故障点。“师傅在线杆下面喊:‘阿斌呐,你绕着线杆转!换个角度!’ 我就眯着眼睛,慢慢地挪,花了好长时间,才把这个故障排除了”。

  不过,史文斌依旧觉得,这份工作还是蛮有成就感的。

  20多年前,在杭州街头修线路,经常会有很多人围在线杆下面看。“都是住在附近的居民,体谅我们大热天工作辛苦,有的给你切一块菜瓜,有的会递一根红豆棒冰给你。故障修好了,得到了大家认可,我心里就美滋滋的,比吃红烧肉还舒坦!那时候很少能吃到红烧肉呢!我很爱吃嘞!”

  手机24小时不关机

  过年依旧在岗

  阿斌电力服务队成为杭州电力的温暖旗帜

  “阿斌师傅,我家灯泡不亮了,能不能帮忙看看。”抢修工作虽然辛苦,但只要有居民找史文斌帮忙,他都欣然出手相助,“那个年代,大家都对电力知识不是很了解。我有这个技术,能帮的就帮一下,都是捎带的事儿。”

  时间长了,阿斌师傅将“热心”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2004年,杭州供电公司第一支“阿斌共产党员服务队”成立了,它用史文斌的名字命名,主要职责就是为居民客户提供表后服务。一个“阿斌”变成了许多个“阿斌”。只要一个电话,无论白天黑夜,“阿斌”都会尽快赶到抢修现场,第一时间为用户解决困难。

  2006年,阿斌电力服务队在米市巷社区建立了杭州首个“电力-社区”服务站,利用流动电力服务车进入社区,开展现场业务受理、用电咨询、表后故障处理等;同时向社区残疾、孤寡老人,困难、病弱等居民客户发放“爱心”服务卡,定期上门为其开展室内线路免费检查等服务。如今,主城区已有9个这样的爱心社区,社区里的老人都亲切地喊史文斌与他的队员为“阿斌”。

  十多年了,史文斌带领着他的同事,始终坚持在电力抢修的第一线。他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每年过年也坚持在岗值班。

  每年,杭州供电公司新员工入职,都是由阿斌师傅来教“入门课”。史文斌说,他的课程除了传授一些基础电力知识,最重要的就是告诉小伙子小姑娘们,电力人要有一颗“服务群众”的热心:“用你的能力,为大家带来光明,这种感觉比吃红烧肉还要舒坦!”

  (都市快报记者 叶怡霖 通讯员 求力)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