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建设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杭州这两名好人上榜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

· 运河游船推出“一日通” 一日内可无限次换乘

· 杭州亚运会“长尾效应”显现 赛事经济热力足

· 杭州高质量建设国储林探路“生态共富”新模式

· 杭州推出关爱困境儿童心理健康15条措施

· 杭州的“幸福密码” 就在“家门口”的社区食堂

· 杭州一大波体育场馆免费开放

· 2024年第一季度“杭州好人”公示

文明播报  
>>更多  

· 老师脚骨折坚持“站”讲台 师生轮流“护送”上下课

· 西湖景区垃圾分类主题巴士“上线”了

· 一边是倾力寻找 一边是真诚感谢 清卫员翻遍18个垃圾桶只为帮学生这个忙

· 23年前写下“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的浙大女生已成为优秀企业家

· 地铁1号线到站 乘客都不下车 全在等……

· “杭州太让人有安全感了” 地铁站这一幕引来网友感叹

· 看“隐藏的战争”传承红色精神

· “掰开揉碎”让镇村干部听得懂有收获 临安“聚红星”宣传团“声”入人心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2.jpg
12.jpg
19.jpg
12.jpg
   首页 > 文明播报
鸭兰火种燃不息,红色基因传后人
杭州文明网     2019-08-19 08:29:35
 稿源: 杭州文明网
 编辑: 王 洁

  ​

马才兆在介绍中共鸭兰村支部旧址陈列馆。记者 郑承锋 摄 

  图片来源:杭州日报

  杭州城北、大运河畔的鸭兰村是杭州远近闻名的革命老区,因历史上四面环水,地处偏僻,被乡邻戏称为“只有鸭子才能游进来”。水路弯折尽头,有一处200平方米的青砖木结构房屋格外引人注目,这里是当时杭县(今余杭)农村第一个党支部、第一个党的基层组织——中共鸭兰村支部旧址的所在地,也是村民马才兆长大的地方。

  马才兆今年86岁,是这处支部旧址的“看门人”,也是鸭兰村党支部第一任书记马国华的侄子。如今,他熟悉的厅堂,仍传扬着当时的故事。

  1926年秋,时局动荡,地下共产党员马东林经好友介绍,在杭城一家旅馆偶然结识了鸭兰村一位名叫马国华的进步青年。同年冬天,马东林介绍马国华入党,马国华成了杭县农村第一个共产党员。此后,马东林多次沿大运河来到鸭兰村,并有计划地在贫苦农民中培养了一批积极分子,这其中包括马国华的岳父马九成,村民马云州、马阿祥、马来伯、马幼良、马有顺、马春松、姚培金等10人。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在杭州城内的活动被压制,革命处于低潮。埋下的这批鸭兰村“火种”开始崭露头角。1927年6月,马东林打扮成收蚕丝的商人,在马九成家中召开党员大会,当晚中共鸭兰村党支部宣告成立,由马国华任书记,马九成任副书记。当时的党支部,主要负责通过农民协会开展减租减息等革命活动,很受贫农欢迎,因此中共在杭州乡村尤其是杭州西北部山区的影响范围迅速扩大。

  1928年4月,在鸭兰千亩荷池中的太平庵,杭县召开第一次党代会,对发展的党支部进行梳理和调整。这时的杭县,除了鸭兰支部,还发展了王家庄、林家兜、汤家坝、丁家里等12个党支部。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自此,革命的火种在杭州扎下了坚实的根基,为之后的杭州抗日解放储备了力量。

  鸭兰村的支部旧址,见证了余杭党的基层组织初期发展的光辉历史,今天薪火相传的故事仍在继续。据展陈记录,1949年至2017年,余杭境内的党支部从15个扩张为3570个,党员数量从205人增加至70090人。而在整个杭州范围内,截至2018年,下设的基层党组织达40273个,共有党员705149名。红色基因,已融入杭州血脉。

  经过几次提升改造,至2017年初,闪耀红色光芒的中共鸭兰村支部旧址已扩建为由约2000平方米旧址广场和中共余杭区党史陈列室组成的红色旅游基地。原旧址专门展陈中共鸭兰村支部建立及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余杭境内党的活动。

  鸭兰村红色基地已被列入余杭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基地讲解员毛晓珍说:“来听我讲这段历史的大多是学生,他们假期过来,我一天至少接待6批。一代一代传承,我们应该记住这段历史。”

  (杭州日报记者 马梦妍)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