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建设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世界读书日 在阅读中感受美好

· 每户1.6万元的标准!杭州将有350户家庭可免费改善居室

· 杭州通过 “国家节水型城市”省级复查

· 杭州用梦幻联动推动文旅破圈

· 杭州举办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

· “圈”出百姓幸福生活——构建城乡命运共同体的杭州新实践

· 铂金奖!杭州花境作品荣获2024上海(国际)花展最高奖

· 让市民享受更丰富的“公园20分钟” 杭州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至2035年)出炉

文明播报  
>>更多  

· 老师脚骨折坚持“站”讲台 师生轮流“护送”上下课

· 西湖景区垃圾分类主题巴士“上线”了

· 一边是倾力寻找 一边是真诚感谢 清卫员翻遍18个垃圾桶只为帮学生这个忙

· 23年前写下“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的浙大女生已成为优秀企业家

· 地铁1号线到站 乘客都不下车 全在等……

· “杭州太让人有安全感了” 地铁站这一幕引来网友感叹

· 看“隐藏的战争”传承红色精神

· “掰开揉碎”让镇村干部听得懂有收获 临安“聚红星”宣传团“声”入人心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2.jpg
12.jpg
19.jpg
12.jpg
   首页 > 文明播报
这里的居民有个习惯 把钥匙放在熟悉的邻里家
杭州文明网     2019-01-07 09:32:44
 稿源: 杭州文明网
 编辑: 王 洁

  ​回迁5年,白塔岭社区的居民虽然住进了洋房,但邻里之情仍然温暖着每个人 

  

社区邻居们合影。图片来源:钱江晚报

  回迁5年,每逢邻居节,杭州上城区的白塔岭社区都要做这两件事:烧一个拿手菜,端上百家宴;拍一张全家福,定格岁月。

  刚刚过去的2018年也不例外,“我们去上口井拍了全家福。”社区书记殷晓静说。

  对于上口井,白塔岭社区的老居民,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感。那一片原是社区旧址,老居民都爱喝那口井的井水,哪怕是现在搬进了洋房,还有很多居民会带着水桶水壶去打水。说是取水,更是一种习惯,老邻居见了面聊几句,然后心满意足地回家。

  过去的5年,白塔岭社区从最初入住的680户增长到了1369户,“基本都住满了。”殷晓静说。

  “出去聚会,他们知道我住在白塔岭,都羡慕得不得了,问我还有没有房子在卖。”58岁的袁秀娟笑着说,“现在的白塔岭被六个公园环绕着,我们每天可以去不同的公园逛逛,空气还特别好。”

  白塔岭社区内的玉皇山南基金小镇,2018年获批为国家4A级景区。

  如今的白塔岭不单有如画的风景,出门、办事都方便得不要不要的。以前,白塔岭是一片“世外桃源”,如今地铁四号线就在家门口,想要出国办护照,走两步就到了上城区行政服务中心。

  居住氛围浓厚,融入的新邻居也被这里的邻里氛围感染着。“经常听人说住进洋房,邻居是谁都不知道,而在我们这里,邻里关系是真的好。”这几年住进白塔人家的童林峰说。

  金美珍今年82岁,她的好邻居是70岁的卢春梅。2016年初,金美珍生病住院了,担心同样是在病榻上的爱人无人照料,于是把钥匙交给卢春梅,让她帮忙照看一下。

  “我门开进去的时候,她爱人很难为情,我说没关系,我和美珍这么熟了,是她让我来的。”卢春梅说,之后,她经常会去金美珍家烧饭给她爱人吃。

  “我们经常会串串门,对生病的人来说,邻居来了,精神比吃了药都要好。”68岁的曹慧珍有段时间身体不好,邻居们轮番来看她,这是她最开心的事了。

  白塔岭社区的老居民还保留着一个习惯,把钥匙放在熟识的邻居家里。“门万一不小心被风吹上了,就可以去邻居家拿钥匙。”居民陈炎贞说。记得有一次,她接到一个电话:“二楼凤仙家有股东西烧焦的味道飘上来,她在你家吗?”“她不在我家,不过你不要急,她的钥匙在我这里,我去看看。”陈炎贞说,进去后发现原来是锅子还在烧。幸好有了热心的邻居和这把钥匙,才没出大事。

  居民袁秀娟的热心也是远近皆知的。楼道里垃圾袋漏出了油污,她看到了,拿起拖把,从自己住的三楼一直拖到一楼,把整个单元楼道打扫得干干净净。三楼的许师傅腿脚不便,有时候会把垃圾放在家门口,袁秀娟下楼看到了,顺手就把许师傅家的垃圾带下去扔掉。

  让邻居们印象最深刻的是63岁的邻居冯吉祥。原先大伙儿住在老白塔岭时,他就热心邻里事务,现在虽然退休了,依然活跃在社区里。发现有卫生死角,他一声不吭就会去清理。2018年初下大雪,冯师傅早早地起床,赶在7点前,把社区主要道路上的积雪清扫得一干二净,方便大家进出。

  “虽然我们都住进了洋房,但是大家的关系并没有因此疏远。”夏文娟说,每天邻居们都会出来走走,发现谁几天没看到了,就会关心他去哪了,没人知道的话,就会上门看看。

  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小事,温暖着每个白塔岭社区的居民。“我们一直以来把这种精神叫做‘白塔仁邻’。”殷晓静说。

  (钱江晚报记者 孙燕 文/摄)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