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建设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杭州这两名好人上榜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

· 运河游船推出“一日通” 一日内可无限次换乘

· 杭州亚运会“长尾效应”显现 赛事经济热力足

· 杭州高质量建设国储林探路“生态共富”新模式

· 杭州推出关爱困境儿童心理健康15条措施

· 杭州的“幸福密码” 就在“家门口”的社区食堂

· 杭州一大波体育场馆免费开放

· 2024年第一季度“杭州好人”公示

文明播报  
>>更多  

· 老师脚骨折坚持“站”讲台 师生轮流“护送”上下课

· 西湖景区垃圾分类主题巴士“上线”了

· 一边是倾力寻找 一边是真诚感谢 清卫员翻遍18个垃圾桶只为帮学生这个忙

· 23年前写下“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的浙大女生已成为优秀企业家

· 地铁1号线到站 乘客都不下车 全在等……

· “杭州太让人有安全感了” 地铁站这一幕引来网友感叹

· 看“隐藏的战争”传承红色精神

· “掰开揉碎”让镇村干部听得懂有收获 临安“聚红星”宣传团“声”入人心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2.jpg
12.jpg
19.jpg
12.jpg
   首页 > 文明播报
造福畲乡的年轻人 ——记富阳区双江村农业带头人苏晨
杭州文明网     2018-03-13 09:53:07
 稿源: 杭州文明网
 编辑: 陈俊男

  迎着朝露,苏晨驱车行驶在乡间的逶迤小路。

  目之所及,毛笋破土、山花烂漫、麦苗青翠,山里的春天似乎比城里来得更早一些。

  头一天晚上,双江村党总支书记徐冬武的一通电话,更让他的心情大好:“村里开会通过了,要专门开辟一块地,给你建厂房,扩大生产。”苏晨隐隐觉得,带领畲乡村民共同致富的春天,真的来了。

  扎根畲乡

  乌米饭一年卖出600万元

  戴副黑框眼镜,说话慢条斯理,一脸的书卷气。眼前的苏晨,你根本想象不出是当地赫赫有名的农业带头人。

  2008年,苏晨从浙江工业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在当时的拱墅区康桥镇政府工作。

  工作4年后,他毅然辞去了这份体面的工作,回乡创业。因为,他的心中,萦绕着一个田园创业梦。

  他的老家,在新登镇双江村,富阳区唯一一个少数民族村落。

  每逢春风暖,常思三月三。苏晨的记忆中,每年农历三月三,是当地人最快乐的日子。全村的畲民们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唱起歌儿跳起舞,煮上乌米饭,捧上山哈酒……

  只不过,热闹过后,山村又恢复了平静。年轻人走出了大山去城里讨生活,留守的老人、妇女,依旧土里刨食,过着清贫的日子。

  爱读书、见识广的苏晨觉得,这飘香的乌米饭,不仅有他的童年记忆,更蕴藏着无限商机,“很多乡村都会结合自身特点举办一些节庆活动,同时开发一些衍生产品,大受欢迎。这在我们村,还是个空白。”

  说干就干——2013年,他包下了他舅舅家的一片山林,改造成食品工厂,主打畲族传统美食,包括乌米饭、米粿等,同时招募了不少村里赋闲在家的中老年妇女。

  创业之初,因为没有资源,苏晨每天一家一家跑饭店,推销他的产品。办厂的头一个新年,因为市场一时打不开,一多半产品积压在冰库。等发完了工人们的工钱,苏晨的兜里只剩下几毛钱。

  苏晨坦言,那段时间的重负压得他整宿睡不好,“办厂子的100万元钱,有一部分是找亲朋好友借的,还有些是从银行贷的款。”

  苏晨的难处,新登镇、双江村领导看在眼里。他们帮他牵线联系厂家,同时,让他在杭州农博会以及当地的民族文化节、青年创业大赛上多多亮相,同时开拓网上渠道。

  渐渐地,市场打开了,很多人慕名赶来买这些纯正的山里货。5年下来,苏晨的杭州富阳畲乡园食品有限公司走上了正轨,去年一年的销售额突破600万元,创下了历史最好业绩。

  造福百姓

  留守妇女年收入近4万元

  在苏晨的食品工作间,记者看到,6名中年妇女戴上帽子、口罩、手套,身穿一身白色工作服,“全副武装”地围坐在一起忙碌着。

  “我们食品企业对安全问题特别看重,每天都要消毒杀菌,工人操作也必须遵照消毒流程。”苏晨说。

  今年52岁的蓝雁敏,一手将冒着热气的乌米饭揉捏成长条状,另一手塞进了竹篓里,压实,并在上面点缀上红枣。整个动作,一气呵成。

  “这个活天天干,熟着呢。”憨厚的蓝大姐笑着说,她一天能做2000多个。苏晨告诉记者,她们的工资计件算,每完成一个赚5分钱,像蓝大姐这样的一天下来有100多元的收入。

  “现在我赚得比我老公还多咧。”蓝大姐自豪地说,她一年下来差不多4.5万元左右。就在她工作的这几年,她家的日子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这两年,家里空调就买了4台。”“前年买了一辆国产小轿车,给在镇里上班的女儿开。”“去年花了20多万元,把我家楼房里里外外装修了一遍,还铺上了木地板。”

  蓝大姐向记者一一讲述着这几年家里的新变化。

  至于过去,蓝大姐家可没这么滋润。她在家门口种点蔬菜,有时候去山上挖点笋,拿到镇上去卖,“一年下来收入差不多1万元。”

  苏晨告诉记者,眼下是淡季,固定工人有10多人,到下半年忙的时候会有20多人,都是本地没工作的中年妇女,“年收入平均3万多元,多的四五万元。”

  “我们苏老板豪爽着呢。”旁边,一位忙碌的雷大姐插话说,“今年开工的时候,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个大红包,元宵节,还分到了汤圆、糖果等礼包,这不,前几天的三八妇女节,老板还请我们在镇上大饭店吃了一顿好的。”

  振兴乡村

  计划成立合作社带动共同致富

  普普通通的山里货,摇身一变成了畅销品。苏晨的创业故事给了双江村干部很大的震撼。

  新的一年,当地抓住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机遇,以苏晨的创业经历为典型,擘画美丽乡村新图景。

  “我们是富阳唯一的畲族村落,有独特的畲族文化和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同时,是晚唐诗人罗隐的故里。”双江村党总支书记徐冬武说,这些都是双江村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

  眼下,村庄正重新规划设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进一步打响畲乡村寨的品牌。

  比如,结合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发展民宿,增加村集体收入;打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让村里的中老年妇女老有所乐;进一步搞好公建配套,建文化广场、停车场、公共厕所,“总之,旅游景区有的我们也要配好。”

  当然,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要基础。双江村计划将苏晨公司东面的100多亩地,交给他进行扩大再生产。

  苏晨计划成立乌树叶种植基地,成立专业合作社,手把手教村民种乌树叶。同时,扩大生产规模,招募更多的村民一起,做大乌米饭产业,打响畲乡园品牌。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富阳区委副书记、区长吴玉凤曾用孟浩然的这首《过故人庄》,阐述了她心目中双江农民的幸福生活。

  苏晨和更多的双江村民,正用他们的辛勤汗水谱写双江发展新篇章。

  (杭州日报 记者 毛长久 骆炳浩)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