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建设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杭州高质量建设国储林探路“生态共富”新模式

· 杭州推出关爱困境儿童心理健康15条措施

· 杭州的“幸福密码” 就在“家门口”的社区食堂

· 杭州一大波体育场馆免费开放

· 2024年第一季度“杭州好人”公示

· 第三届钱塘区道德模范(最美钱塘人)发布仪式举办

· 逐绿生金 “颜”与“值”共攀登

· 连续17年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杭州到底幸福在哪里?

文明播报  
>>更多  

· 老师脚骨折坚持“站”讲台 师生轮流“护送”上下课

· 一边是倾力寻找 一边是真诚感谢 清卫员翻遍18个垃圾桶只为帮学生这个忙

· 23年前写下“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的浙大女生已成为优秀企业家

· 地铁1号线到站 乘客都不下车 全在等……

· “杭州太让人有安全感了” 地铁站这一幕引来网友感叹

· 看“隐藏的战争”传承红色精神

· “掰开揉碎”让镇村干部听得懂有收获 临安“聚红星”宣传团“声”入人心

· 油爆虾厨师变身西塘河守护者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2.jpg
12.jpg
19.jpg
12.jpg
   首页 > 未成年人教育
书籍、传统与自然 教育关注心灵的敏感性
杭州文明网     2017-12-20 09:36:28
 稿源: 杭州文明网
 编辑: 陈俊男

图片来源:杭州日报

图片来源:杭州日报
图片来源:杭州日报
图片来源:杭州日报

  省教科院附校的学生有三个特别的“朋友” 每一个都看似平常 但是少了“谁”都不行

  “自信大方的孩子,牵着妈妈的手走上红地毯,妈妈脸上洋溢着幸福而羞涩的笑容;陪着孩子领奖的爸爸直到领完奖,嘴里还一直在说:从未上过这么大的舞台,我比孩子还紧张……”

  这段话出现在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下简称“省教科院附校”)教师木可琛的微信朋友圈里。让她感触很深的这一幕幕,就发生在几天前学校班级合唱比赛暨奖学金颁奖典礼上。

  每学期,省教科院附校都会举行这样的活动,更像一场家校联欢:同走红地毯时爸妈和孩子紧紧握住双手,同唱一首歌时师生眼神不时温暖交汇。台上,穿戴整齐的学生合唱经典红歌;台下,老师和家长们在歌声中,感受父辈的艰苦生活和对未来的展望。一来一回,把孩子和家人的心牢牢地拴在了一起。而每一次,木可琛都会用心地在活动现场捕捉到相似的场景和瞬间。

  这所成立满七年的学校,重高上线率位于全市公办初中前列。但对这里的每个人来说,“教科附速度”不仅仅体现在办学成绩上,更在于校园里培养出来的这颗心。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应该是精神的提升、情感的熏陶、智慧的启迪和价值的引领。校长唐宇红想让教育真正“看见”孩子,看到孩子的整个心灵,培育孩子的精神世界。正如经典红歌比赛上发生的那些幸福瞬间一样,如何培养出“活泼幸福”的“附校人”?学校给学生找了三位特别的“朋友”,每一位都在学生的成长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从中,我们也能体会到属于附校的教育价值观。

  第一位“朋友”:22个别致的书架

  从创设空间起步 让阅读内化为生活习惯

  省教科院附校的每个教学楼层都有个大家伙——一个造型别致的开放式书架,学生可以把从阅览室中挑选的书放到书架上,慢慢地,每个书架上都放满了近百本书。每当休息时,学生们总喜欢凑到这位“朋友”身边,一起静静地阅读、分享。

  负责管理书架的学生范思源发现,课间变安静了:“从任职开始,每次课间休息我都会引导同学们文明阅读,爱护书籍,也经常和大家交流阅读心得,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我们逐渐养成了课间阅读的习惯,不像以前那样一下课就疯玩了。同时我也更喜欢阅读了,不知不觉中同学间的关系也更融洽了。”

  对于这位特殊的“朋友”,学生们都特别爱护,每次读完一本书,都自觉地“完璧归赵”。经统计,在无人监督情况下,一个月里22个书架上的2000余册图书,只少了6本。经典阅读,也悄悄地从22个书架开始,遍布整个校园生活。每天早上,学生们拿起名著,日有所诵;中午吃完午饭,抹抹嘴,又开始了午读;晚上睡前,枕边也都放着一本刚读过的书,伴书入梦。

  日积月累的阅读有成效吗?在今年附校举办的诗词大会里初见端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会上,很多名句不断从学生们的嘴里蹦出来。诗词大会比“飞花令”,三个年级三场比赛,有班与班间的对决,也有学生间的“PK”,你一言我一语,场场精彩激烈,学生们不仅赛诗,还以诗人的眼光赏诗。最终,参赛者都获得了“诗词小达人”称号,表现特别突出的还拿到了一张“个人擂主”奖状。这个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沉下心来准备、训练,平时积累起了大作用,让他们更自信。

  让时间再回溯到三个月前,你还会发现,学习经典的氛围在每个附校学生入学初就营造起来了。每一批新一年级学生都将在孔庙开启他们人生中意义非凡的一场仪式——开笔典礼。学生们身着汉服,头戴高帽,腰间系带,换装后认真完成了“正衣冠”、“拜师”、“朱砂开智”、“写人字”、“朗诵三字经”等仪式环节,在古韵飘香中体验立身、求学、明志的要义。

  第二位“朋友”:自己制作的风筝 从学科融合着力 让教育教学有更多“化学反应”

  省教科院附校的体育课有个“保留节目”——放风筝。

  开春渐暖,就到了放风筝的好时节。学校操场上,总能看到一群拉着风筝线奔跑的学生。谁都没想到,一只小小的风筝,被省教科院附校做出了大文章——学校的拓展型课程“放飞风筝,放飞梦想”,联动融合了美术、语文、体育、科学4个科目,还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风筝,并围绕风筝做有想象力的延伸。

  “同学们,让我们开始吧!”美术老师还没说完,学生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掏出笔,在桃花纸或白纺布上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海绵宝宝、哆啦A梦、加菲猫……各式各样有趣的设计图跃然纸上。

  怎样让这些图案飞到天上去呢?先扎骨架,接着做风筝面和飘带,然后固定,最后系提线,并稍作修剪。在美术与劳技老师的共同指导下,一个个风筝完工,看上去都还有模有样。

  不仅仅做风筝、放风筝,如何把这个难得的过程记录下来,成为学生成长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让他们学到更多?于是,风筝“飞”到了语文课上。“还好,笨手笨脚的我们最终还是完成了。我想,多给我几次机会,我一定能做出一个最美丽的风筝!”“商店里的风筝多种多样,形态各异,色彩鲜艳,可都不是我做的。我做的风筝,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更宝贵的是属于我的那份乐趣。”学生们把自己的心情写在纸上,把亲身体验如数家珍般记录下来,他们眼中的生活更有趣了。

  每到体育课放风筝时,科学老师总会和体育老师一起出现。“要找准风向,才能让风筝飞得更高。”“拉绳和地面的角度小了,风筝马上要掉下来了!”这个“代班体育老师”,不仅能保证学生的安全,还会在一旁讲解放风筝里蕴含的科学知识。

  学科融合尝试给课堂带来了什么?一些意想不到的创意和教学效果陆续出现。比如社会课,高段学生学习中国地形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祖国的地理风貌,老师把沙子搬进了课堂,社会课就这样“变了身”,一节课里,师生一起完成了一件作品——用沙子筑起祖国的大好河山。

  课堂因为加入了不同于以往的新元素,产生出了新的“化学反应”。学生们除了获得成就感,还多了不少感悟:“祖国的河山真美!这样的课堂我们真喜欢!”这种发自内心的赞叹,比通过字面阅读得到的知识更直接、真切。

  第三位“朋友”:一本“自然笔记” 从自然教育开始 让德育不刻意、不经意、有嚼头

  每年,省教科院附校某个年级的学生会当一回小果农,承办校内的水果采摘活动。学校非常看重自然教育,鼓励学生走进自然,感受自然的美丽与奥妙,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省教科院附校有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校园就像一个大果园,橘子、柿子、樱桃、香泡,枝头挂满各种水果。随着季节变化,采摘节系列活动陆续上演。前不久,趁着柿子红了,秋季采摘节开始,哪个班摘下的果子称重最大,哪个班就获胜。于是学生们合作开工,登梯子、扶梯子、搬梯子、摘柿子,每个班都获得了满满一大箱战果。学生们自发做出了一个暖心的举动:把摘下的柿子送到每一位老师手里。

  在省教科院附校,每个学生手上都有一本自然笔记,就像自己制作的绘本一样,翻开它,可以看到学生画的学校后院,描绘四季的文字,还有植物标本、树叶剪贴画等。通过收集大自然中遇到的“素材”,不经意间,学生们拉近了与自然的距离。

  最初接触“自然笔记”时,很多学生无从下手。但当他们静下心来融入自然,就彻底与“自然笔记”结下了缘。“下课时我们经常用镜头捕捉鸟儿,有时会结伴去捡拾好看的树叶并做成标本,有时还会扒开草丛去找找里面藏着什么……我把这些生命都记录在笔记里,捧着它就像抱着整个大自然。”“自然笔记”其实也是学生的成长笔记,一岁一本,喜怒哀乐,点点滴滴汇聚成了成长史。

  因为爱自然,学生还想走出去宣传环保。学校为此还成立了一个庞大的“家有爱鸟”社团,目前有367名成员。每年他们都会参加杭州市爱鸟周活动,并通过野外观鸟、爱鸟护鸟科普讲座、社会宣传、实践探究、走访爱鸟人士等形式,向全社会呼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也正是凭借着这份热爱,附校的爱鸟俱乐部连续五年被评为杭州市优秀俱乐部。同时,学校通过雏鹰争章等方式,给各年级制定具体争章内容,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到护鸟行动中。

  自然教育传递的爱,还不止于此。比如每年妇女节,学生都要完成一次特别任务——“一日护蛋”,老师给每个学生一枚生鸡蛋,放在自己的口袋里,捂一整天不能弄破。有些学生做到了,也有不少“蛋宝宝”不到半天就壮烈“牺牲”。为什么会给学生这样的课题?学校希望学生心怀感恩,以孝为道,不忘古训,体验母亲养育儿女的辛苦与付出。而这也体现着省教科院附校一贯的教育气质:不事先刻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而是通过“护蛋”的酸甜苦辣,让学生自我感悟,激发向上的内驱力。

  教育该如何更多地关注心灵的敏感性

  “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省教科院附校校长唐宇红觉得,学校是学园,课堂是学堂:把图书馆搬到走廊上,让风筝飞进课堂,与自然交上朋友……我们不仅把知识教给学生,还要带领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然,认识自己,更关注学生的“生长”。

  梁启超说:“一棵树是由很细微的一粒种子发生出来的,但这粒种子含有无限创造力,不断地长,长,长,开枝,发叶,放花,结果……”唐宇红说,希望附校的课程也能给予学生种子的力量,不断生长。

  以色列历史学家赫拉利在其著名的《未来简史》里提出了一套全新知识公式:知识=体验×敏感性。其中,还特别提到“敏感性并不是靠读书或听演讲来培养的抽象能力……必须在实践中慢慢成熟。”对于附校用优秀中华文化涵养学生完整心灵的做法,浙江省教科院普教所所长、博士林莉认为,今天的学校教育,应该更多地关注心灵的敏感性。而附校的“三个朋友”,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滋养与丰盈心灵的生活方式——

  与书籍为友,用开放书架促自我管理,在阅读中驰骋古今中外,锻铸生命的质量;

  与传统为友,以“一只风筝”整合多学科,赋予中华优秀文化遗产以新的生命力,以经典诵读、传统仪式积淀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与自然为友,用“自然笔记”开启观察自然、亲近自然之旅,在保护、采摘、分享中享受自然、回馈自然。

  书籍、传统与自然,为附校学生开启了课堂之外三个向度的学习和生活。

  (杭州日报 通讯员 周颖 见习记者 章翌)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