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建设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杭州这两名好人上榜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

· 运河游船推出“一日通” 一日内可无限次换乘

· 杭州亚运会“长尾效应”显现 赛事经济热力足

· 杭州高质量建设国储林探路“生态共富”新模式

· 杭州推出关爱困境儿童心理健康15条措施

· 杭州的“幸福密码” 就在“家门口”的社区食堂

· 杭州一大波体育场馆免费开放

· 2024年第一季度“杭州好人”公示

文明播报  
>>更多  

· 老师脚骨折坚持“站”讲台 师生轮流“护送”上下课

· 西湖景区垃圾分类主题巴士“上线”了

· 一边是倾力寻找 一边是真诚感谢 清卫员翻遍18个垃圾桶只为帮学生这个忙

· 23年前写下“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的浙大女生已成为优秀企业家

· 地铁1号线到站 乘客都不下车 全在等……

· “杭州太让人有安全感了” 地铁站这一幕引来网友感叹

· 看“隐藏的战争”传承红色精神

· “掰开揉碎”让镇村干部听得懂有收获 临安“聚红星”宣传团“声”入人心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2.jpg
12.jpg
19.jpg
12.jpg
   首页 > 市民教育
在都市里与鸟儿相遇
杭州文明网     2019-07-01 09:28:43
 稿源: 杭州文明网
 编辑: 王 洁

  ​我们与城市 我们与自然 需要理性维系 需要友善、温和地与之相处 

  本期关键词

  友善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守护与爱的故事。

  初夏伊始,位于西湖北里湖的野生鸳鸯大家庭喜事连连——4月26日清晨,今年西湖的第一窝小鸳鸯“山山”一家,出窝6仔,现存4仔,出生后的第52天,山山家的4只宝宝成功飞上蓝天;6月13日早晨6:30,今年的第13窝小鸳鸯在断桥荷区围网外亮相,共有11只宝宝,这一家被命名为“天天”…… 今年,西湖里共出生了13窝野生小鸳鸯,总数102只。

  “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痴情的鸳鸯和温润的江南本就应该互相成就。

  第一跃 小鸳鸯的成长路途从西湖开始

  春水满江南,三月多芳草。每年的暮春,西湖的水域里便开始有了小鸳鸯的影子,或在荷叶间游弋觅食、追逐嬉戏,或在岸边展羽、跳跃;时而是暖融融的抒情写意群集,时而是幽蓝色调的形单影只,早已与西湖的青山绿水相映成趣。

  鸳鸯,又叫中国官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等地,在国内繁殖于我国东北北部、内蒙古,在南方越冬。

  早在2005年,西湖边就首次发现了鸳鸯留守繁殖的踪迹,可惜雏鸟都没有成活下来。随着民间野鸟保护人士的关注和西湖本身生态环境的改善,每年野生鸳鸯的繁殖数量不断提升,北里湖成为鸳鸯、斑嘴鸭、饲育下一代的理想家园。

  “2017年下半年,我在外拍过境候鸟时发现有鸳鸯留在杭州过冬,当时大概有10只左右。”浙江野鸟协会副理事长、西湖小鸳鸯护卫队队长东斯回忆道,“杭州整年都可以见到野生鸳鸯,似乎颠覆了我们对‘鸳鸯是候鸟’的认知。”

  小鸳鸯们从出生,成长,起飞,择偶到繁衍的每一个过程,都要面临自然选择、经历很多挑战。

  “杭州北山街的梧桐树是鸳鸯妈妈繁殖的首选地。”西湖小鸳鸯护卫队志愿者章小姐告诉记者,鸳鸯一般会找树洞产卵,对树的高度、树洞的深度、洞口的朝向等都有要求,要找合适的“产房”很不容易。北山路的梧桐树离湖很近,新出窝的小鸳鸯大多集中在这里。

  它们成长的第一项挑战就是:坚定信心,猛然一跃。

  破壳而出的小鸳鸯刚出生几个小时,便要经历一次惊人的冒险——它们需要到水里进行第一次觅食。鸳鸯妈妈已经下水了,在西湖里转着圈等待着,并发出叫声呼唤孩子们。这时,树洞里的雏鸟要先爬出树洞,它们用小爪抓紧木头,不断向上攀登抵达洞口。

  看到广阔世界的第一眼,鸳鸯宝宝们就被吓坏了,它们的巢穴距离地面大约有4—8米高,然而这时的它们并不会飞。鸳鸯妈妈在湖里朝着树洞的方向一声紧接一声地呼唤着,虽然树高危险,但鸳鸯宝宝们知道必须跳下去。毛茸茸的雏鸟,从树洞一跃而出,重重落在北山路的青石板上。一旦一只雏鸟成功落地,其他雏鸟就会紧随其后。循着鸳鸯妈妈的叫声,一只接着一只的鸳鸯宝宝穿越北山路、飞跃入湖中,紧紧依偎在妈妈的身边。小鸳鸯们只有进到水里,才算暂时安全,它们进入水中,就像鱼一样自由自在。

  现在,它们可以吃第一餐了,刚出生一天左右的雏鸟,已经战胜了生命中最大的考验。

  “小鸳鸯们的成长如同升级打BOSS,能顺利下水才算出了‘新手村’。”章小姐说。

  成长的路途艰辛又曲折。接下来,游泳、觅食、飞翔、对抗天敌,这些都是它们适应大自然必备的技能。夜鹭、流浪猫、松鼠、水鸭都是它们的天敌。在这个过程中,上演了一出出松鼠钻进鸳鸯窝偷蛋、母鸳鸯击退水蛇保护小鸳鸯、鸳鸯妈妈和五只松鼠干架、“满满”一家拾遗孤、鸳鸯妈妈把小鸳鸯“推”下水的各种故事……故事里有温情和喜悦,也有激愤和忧伤。

  而更多值得细品的,则是鸳鸯与人类的故事。

  齐相守 此人、此城与鸳鸯们相映成风景

  杭州有这样一群颇为著名的“守护者”——西湖小鸳鸯志愿守护队。

  2007年5月12日,金沙港社区的章阿姨在家门口发现了一些新邻居——1只雌鸳鸯和她的8个孩子。章阿姨说,这一家鸳鸯是才到西湖边落脚的,以前没见过,小家伙才有半个拳头大,毛茸茸的,很可爱。

  章阿姨说,没几天,来了几个小青年,抓走了一只小鸳鸯,另外一只又不明原因地死亡了,小鸳鸯只剩下了6只。

  浙江野鸟会在确定消息后,迅速成立一支志愿者队伍,从5月31日起,每天的早8点到晚6点,志愿者们分两批守候在小鸳鸯的身旁,一步不离。看护行动持续了45天,6只小鸳鸯渐渐从拳头大的小绒球,长成了羽翼丰满的飞行健将。53名志愿者和野鸟会会员记录下了鸳鸯们每天的活动,汇成一本《西湖鸳鸯日记》。

  事实上,这只是故事的开始。

  东斯说:“2017年,我又目击到有外地来的游客拿饼干引来一只鸳鸯宝宝,并抓住了它,当时就想,来杭州的游客这么多,我们应该做点什么来保护这些杭州的‘新市民’。”

  于是西湖小鸳鸯护卫队重新被组织起来,志愿者人数也从原来的第一批十七八人发展到现在的400多人,其中有热心市民、学生、空姐,也有一些社会团体成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每到节假日,大学生、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孩子会佩上志愿者袖章,在北里湖周边守护鸳鸯宝宝,向游客讲解野生鸳鸯的生活习性,提倡对小鸳鸯最好的爱护就是不打扰。今年六一儿童节当天,学军绿野假日小队等小志愿者们制作了整齐的科普展板,提示带孩子来游玩的家长们爱护鸳鸯,科学观赏。

  “今年4月26日在西泠桥东北侧镜湖厅公园沿湖一棵柳树上发现的‘山山’一家,出窝6仔,现存4仔,至今日第52天,4仔成功飞翔。”志愿者大陆6月16日在朋友圈写道。大陆是西湖小鸳鸯志愿守护队的核心成员,他家住孩儿巷,从发现第一窝小鸳鸯起,他每天早上5点不到,就会来到西湖边,有时候中间会回家吃个午饭睡个午觉,有时候一天都在西湖边,直到晚上7点多,小鸳鸯回家,他才会回家吃饭。他说,自从发现小鸳鸯后,像他这样作息的鸳鸯护卫队志愿者,还有许多。

  这52天来,大陆和400多位志愿者一起,守护着西湖的鸳鸯。据大陆统计,至今西湖共出生了13窝小鸳鸯,总数102只。而去年,西湖共出生10窝小鸳鸯,总数60只左右。

  为了方便辨认,这13窝小鸳鸯都被起了名字。大陆说,野鸟会的几位会员和爱鸟人士一起定下的命名规则,取自孤山上“西湖天下景”亭子上著名的楹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喏,这一家是秀秀。那一家是明明。”大陆教记者如何认分辨,“‘明明’一家个头大小都差不多,个头有大有小的是‘秀秀’一家,其中有一只是窜窝的。”志愿者们对鸳鸯宝宝如数家珍。

  6月24日,志愿者倪英在观察的时候,发现一窝刚出生的小鸳鸯在下水的过程中,其中一只掉了队,走错了方向,并掉进了房子与山体之间半米宽的夹缝中。倪英二话不说,两次下到两米深的深沟中,找到了这只懵懵懂懂的小鸳鸯。“我就没有多想,觉得它和人一样是一条生命。”倪英说。

  守护西湖鸳鸯,除了民间组织,也离不开官方的护持。

  西湖水域部门搭建的“爱心桥”,是为了让鸳鸯们可以顺利地进入荷区找到丰富的食物;不断升级的“清塘”工作,是给鸳鸯创造最优生存环境的不停探索;林业部门在修补梧桐树时,看到有鸳鸯筑巢的痕迹时,会在不影响树干生长的前提下,选择不打扰……

  不打扰 是最好的保护

  “不打扰是对野生动物最大的温柔。”这是东斯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西湖小鸳鸯护卫队护卫的是什么?是不让人类打扰鸳鸯以及野生动物的生活。

  五月中旬,有游客把手伸到湖里,一把抓住小鸳鸯,洋洋得意炫耀。小鸳鸯出生还不到20天,张开小翅膀挣扎着“嗷嗷”叫了几声,在岸上人全力呵斥下,小鸳鸯被放回水里,游客说只是逗它玩。

  老潘——著名的“鸳鸯爷爷”,一个60多岁的人,飞快地上前阻止,按下快门,把不文明现象一一“取证”。小鸳鸯不知道饱,西湖边游客多,大家看着喜欢,总会给鸳鸯喂食,小家伙总是吃得小肚圆滚滚的。“呶,今天有人给它们吃一口酥,来不及劝。”老潘也为小鸳鸯们操碎了心。

  事实上,近年来,尽管留在西湖的鸳鸯越来越多,但是伤害它们的事件也时常发生。除了外地游客为满足一时的好奇心伸手抓捕,很大一部分伤害来自人类的“爱心”投喂。一些夭折的小鸳鸯经过解剖发现,肠胃里充满了火腿肠、瓜子、薯片等食物,这令人痛心疾首。

  “我们最常做的就是劝说大家不要随意投喂。”东斯说,“投喂的必然是人工食品,这对小鸳鸯的伤害是致命的。”鸟儿们有自己的食谱,人工食品会对它们的肠胃造成伤害,另外因为食物来得太过容易,让他们逐渐丧失判断天敌的能力。“它们被天敌伤害,我们管不了,这是老天爷管的,但人类的不文明行为我们必须要制止。”

  而对于外地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只能以劝导为主。 “其实许多人是好心,但他们不知道这是有害的。经过媒体的宣传,西湖管理部门多处设立提醒标志,情况会好很多。” 对此东斯有着丰富的经验,“大部分人还是听劝说的,遇到不明事理的,我们也不争论,把鸳鸯们赶走就好了。”

  “我们的管理部门同样也是以不打扰为原则的。”从事动物研究20余年的专家、杭州市动物园副园长江志对此深表认同。

  对于西湖的保护,江志更多的是从大生态的角度来考虑。他从200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说开去:

  有个好心人在海边发现一只小海龟从沙穴里爬出来,这时过来一只老鹰要抓小海龟,游客把小海龟护送到大海,把老鹰赶走。这时一群海龟从沙穴里爬出来,爬向海里,原来这只小海龟是个侦察兵。等好心人走后,马上来了一群老鹰。根据此发表议论,自拟题材。

  这虽然是2008年的考题,但至今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保护鸳鸯,就要给它们战胜一切野外困难、适应大自然挑战的能力。”江志说,“事实上,不光是小鸳鸯,西湖就是一个最好的生态区。自然界有自己的法则,对于所有野生动植物,不打扰是最好的守护。”

  “你看如今西湖边的松鼠,事实上以它们的体型,属于过胖型,它们的血脂和血糖肯定偏高。这就是游客们投喂的结果。”江志说。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杭州市民的生态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当他们遇到野生动物需要救治时,懂得求助专业部门。“我们在每个城区都设有野生动物救助站。”江志说。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比任何动物都要聪明,人们从自然中汲取力量、发明工具、发现规律为己所用,“人类已经走出很远了,是时候学会和大自然和谐相处了。”江志感慨地说。

  自然永远都是光影最美的基色,而那展翅翱翔于天际的精灵在自然与人类的相处下见证着生命的伟大。

  记者手记

  故事很长很丰富,里面有自然的选择,有小鸳鸯奇异的探险,有人类对小鸳鸯的了解与共存,也有人类的自治和管理。在各种关系中,和谐与友善是主题。故事没有结束,并且还会继续写下去,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主导着故事的发展方向。

  我们生活的自然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谜,所以更需要理性加以维系,更需要友善、温和地与之相处,就像头顶上的阳光,让我们感到踏实。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鸟类其实和我们人一样,都是时间的产物,里面凝结着亿万年漫长进化造就的奇迹,更是情感与爱的产物。候鸟终生不止的飞行,它们并不追求意义,只是对自然的一种高贵的遵从,是对自然秩序的一种维护。这值得人类向它们致敬。

  人与自然的和谐故事,时时在杭州上演:有人会花几年时间,在同一个角度拍下不同时节的同一棵树;有人会欣喜于西湖里第一朵荷花的绽放,灵峰上第一朵梅花的盛开;也会举全市之力开展“五水共治”、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运河综合保护工程……

  杭州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无不浸润着杭州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对大自然的深情,如同晨曦般清新明朗。这也是刚刚结束的2019世界环境日主场花落杭州的重要原因,正如守护西湖的管理者所言:西湖这样美,是因为对她的生态保护,没有一刻是止步不前的。

  青山依旧在,鸳鸯千里回。当鸟儿们展翅起飞,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意识到一个博大的世界正与自己共生。

  (杭州日报记者 郑晖)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