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建设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清明祭扫出行攻略来了 公交专线和智慧停车为市民提供便利

· 回迁安置民生实事进度条拉至30% 杭州全年将完成35000户安置群众回迁

· 这份申请指南请查收 杭州市大学生青荷礼包推新

· 后亚运攀登启“杭”丨杭州如何拥抱世界

· 促进消费潜力释放 杭州发布商业外摆政策2.0版

· 全国首个系统展示大运河廉洁文化的数字平台在杭发布

· 杭州10所中小学入选国字号示范学校

· 还有1个月 杭州即将迎来高架顶级“大片”

文明播报  
>>更多  

· 挂职第一书记张立超带领周弄村走上共富大道

· 十元吃好! 古荡提升“小哥”幸福感出新招

· 暗号:来份单人餐!价格:不要钱!

· 跨越6年 他们在残健融合的路上重逢

· 杭州是懂浪漫的 武林路上的玉兰开成了粉红爱心

· 租金便宜地段好 19户环卫家庭选到“心家”

· 小吃店成助餐点 这样的服务很暖心

· 首违轻违“放一马” 这样的执法有温度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2.jpg
12.jpg
19.jpg
12.jpg
   首页 > 文化杭州 > 文创产业
杭州:深耕文化“软实力” 牢铸发展“硬支撑”
杭州文明网     2020-09-21 09:58:59
 稿源: 杭州文明网
 编辑: 吴阳杰

  潮流易逝,文化隽永。 

  杭州,正从一个城市、一个地名、一段历史,演变成一个形容词、一个符号、一种生活方式。

  “良渚效应”持续放大,三大世界遗产串珠成链;金石篆刻、浙派古琴、蚕桑丝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历史文化街区、建筑、村落注入内生动力,杭州非遗活态传承,长期领跑全省;杭州国际音乐节、杭州国际戏剧节、钱塘江文化节等文艺节展,在古与今、中与西、传统与前卫的碰撞中,融合并存;东坡大剧院全新亮相,杭州海塘遗址博物馆、余杭大剧院、临安博物馆等相继落成投用,并升级成为文旅融合综合体……

  “文化版图”不断扩张,文化“软实力”在自信中成长为“硬支撑”。新时代的文明实践从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到文旅融合发展、拥抱“诗和远方”,数字经济赋能文化产业,解码文化基因,“线上”“线下”无缝对接,构建出层次丰富、创新活力的同心圆。

  文化涵养生活 

  文艺杭州,触手可及

  9月16日晚,吕思清以一曲《迎来春色换人间》惊艳亮相2020杭州国际音乐节开幕式。

  15场驻节演出、10场公益普及演出、4场云上音乐会、4场大师公开课、3场音乐讲堂以及城市灯光秀等37个系列活动,在错落有致、跌宕起伏的音乐语言中,传递出杭州内涵、品质、特色,奏响了文化自信的时代强音。

  虽然历经一“疫”,艺术创作的激情却更加充沛与饱满。艺术院团复工复产后,新剧目汇演、主题书画展等文艺主题创作集中涌现。话剧《叩问生命》、越剧《黎明新娘》《片儿川与热干面》《光明吟》,以及杂技魔术情景剧《忆江南》,舞蹈专场《舞·情(第四季)》等已先后完成创作和首演。杭剧《男人立正》、越剧《生命之光》和婺剧《千鹤女人》正在创演,第十届杭州市“风雅颂”民间舞蹈展演,紧锣密鼓创作和筹备。

  文化涵养生活,不仅是对生活方式的锤炼,更是对文化的探索。书香氤氲的杭州书房,本意是打造“家门口”的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补充,但现在升级成了融图书免费借阅、文化交流、文化消费、旅游咨询、“互联网+文旅”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旅融合综合体。

  这样的杭州书房,三年内要力争建成200家,成为体验和展示“杭式生活”的重要窗口,成为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共同的“精神家园”。

  文化体验数字化 

  跨界联姻带来“加速度”

  文化兴盛则城市繁荣,城市繁荣则文化兴盛。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智慧的积淀、文化的传承,也是创新力的凝聚。

  文化产业,承载着文化理念、文化价值和文化追求,是提升文化软实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数字经济赋能下,文化活动的模式逐渐开阔,紧抓风口上的数字经济,文化产业在起飞的过程中,找到现代生活的、充满生命力的新商业模式。

  受“新冠”疫情影响,传统文化企业纷纷主动通过数字化转型,却成功“出圈”,催化了文化直播、电商直销、IP授权转化等新文化营销模式的迭代。

  逆势上扬的数字内容产业,犹如坐上火箭,热得发烫。数字视听、数字音乐、数字出版、在线阅读、网络游戏、在线教育等数字内容行业发展速率不断加快,市场需求持续扩大,产业边际效应被打破。

  比如,杭州(江干)文创共享直播服务平台,自6月初投入试运营以来,已有12个MCN机构、60余家文创企业近300件产品入驻,截至7月中旬,已带货文创产品40余款,销售额突破200万元;

  艺创小镇,打通数字文化产业链,影视策划、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8个项目在小镇集中落户,借助网络影视、网络游戏和网络视听等为特色的数字文化产业,成为之江文化产业带核心区发展数字文化产业的“擎天柱”;

  杭州会展有限公司与杭州博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出会展活动防疫保障系统——“会展绿码”,今后在杭州参会、看展,一“码”当先。

  数字应用场景,根植于文化产业诸多领域,就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的路径,也越渐生动、鲜活。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子集,杭州非遗在左手传承、右手振兴过程中,正以更主流的方式走进生活。中国蚕桑丝织技艺、西溪小花篮、九曲红梅茶等,与旅游体验深度结合;依托非遗进班级、进课堂、进课程活动,在孩子们心中种下非遗的种子。

  今年4月,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指数评估指标数据(2019年度)》,杭州市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总分排名第一,余杭区、拱墅区、西湖区、下城区、上城区5个区县进入全省县(市、区)非遗评估数据总得分前10名。

  拥抱“诗与远方” 

  熔铸杭州风景的文化底蕴

  时值文旅融合第二年,“诗和远方”正铺展动人新画卷,熔铸出更具历史文化底蕴的杭州风景。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文旅复苏,尤为抢眼。

  璀璨的良渚文明,晴好雨奇的西湖,生生不息的大运河,作为杭州的三张“金字招牌”,文化基因相近,旅游资源丰富。在三大世界遗产综合带动效应的带动下,杭州正式推出10条杭州三大世界遗产精品旅游线路,成立长三角杭州三大世界遗产旅游市场推广联盟,三大“世界遗产”首度串珠成链,着重突出文化遗产价值,展示杭州的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推进旅游国际化的进程。

  大运河(杭州段)国家文化公园、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提质升级、南宋文化遗址保护与利用、严州古城综合保护与利用等十八个杭州市文旅“金名片”已经集中“出道”。

  这是一批以“头雁”标准锚定的重点项目,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培育,总投资额达到881亿元。

  文化内核、颜值气质、智慧张力,三驾马车,齐头并进。今天的“在建”文旅金名片,是“明天”的城市文旅新地标。

  迈向美好未来,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包容力、传承力、文化辐射力,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集中表现。

  2018年,当全国首个《残障人员旅游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在杭州启动时,将信息对称、无差别的旅游服务体验,透过轮椅托运、快速通道申请、手语翻译等“无障碍”服务,让残疾人感受到了杭州文旅的品质与温度。

  当下,杭州正在建设全国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重要窗口”,在城市道路、公共交通、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场所及信息交流等领域,从硬件上为残疾人、老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提供国际化、标准化的无障碍服务,从软件上给予人文关怀,这恰恰是城市文明进步的体现,也让杭州向国际化大都市又迈进了一大步。

  (杭州日报 记者 张雅丽 姜雄 厉玮)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