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建设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2024年第一季度“杭州好人”公示

· 第三届钱塘区道德模范(最美钱塘人)发布仪式举办

· 逐绿生金 “颜”与“值”共攀登

· 连续17年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杭州到底幸福在哪里?

· “善城杭州”多了新地标 杭州市首个慈善文化园开园

· 杭州市第36个爱国卫生月活动暨绿色环境打造行动启动

· “新质生产力”下的杭州乡村振兴新场景

· 杭州奥体中心“星光璀璨” “24小时不夜城”渐行渐近

文明播报  
>>更多  

· 老师脚骨折坚持“站”讲台 师生轮流“护送”上下课

· 一边是倾力寻找 一边是真诚感谢 清卫员翻遍18个垃圾桶只为帮学生这个忙

· 23年前写下“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的浙大女生已成为优秀企业家

· 地铁1号线到站 乘客都不下车 全在等……

· “杭州太让人有安全感了” 地铁站这一幕引来网友感叹

· 看“隐藏的战争”传承红色精神

· “掰开揉碎”让镇村干部听得懂有收获 临安“聚红星”宣传团“声”入人心

· 油爆虾厨师变身西塘河守护者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2.jpg
12.jpg
19.jpg
12.jpg
   首页 > 文化杭州
《发现杭州——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杭州地区考古成果展》献礼国庆
杭州文明网     2019-09-29 09:29:09
 稿源: 杭州文明网
 编辑: 王 洁

  ​我们平时走过的寻常巷陌 都可能藏着这座城市最古老的记忆 






图片来源:杭州日报

  百井坊巷、昭庆寺、吴山广场、中河高架、朝晖……这些地名对于杭州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都是日常工作、学习的所在。可在9月27日开幕的《发现杭州——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杭州地区考古成果展》(以下简称《发现杭州》)上,这些地名被赋予了全新的符号——它们成为了一些重要文物的注脚,是这些文物被世人再次目睹的所来之处。

  时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发现杭州》献礼祖国母亲,带领观众跟随考古学家的足迹去寻找答案。这个展集市属文博系统之力,由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联合主办,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承办,还有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博物馆、临安博物馆、余杭博物馆、富阳博物馆、桐庐博物馆等六家文博单位的支持。

  一个大展,500余件展品的超大规模,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从史前到明清的巨大跨度,梳理杭州清晰的发展脉络,涵盖杭州全域考古项目的广阔视角,书写大杭州的城市演进史。

  用1000步穿越杭州5000年

  展览陈设于南宋官窑博物馆内,展陈设计得非常巧妙,用赭红的主色调串起了“文明的曙光”、“文化的碰撞”、“城邑的崛起”、“首府的兴盛”、“国都的荣光”、“都市的繁荣”六个单元,从史前一直讲述到明清。

  在展区中间,用流行的莫兰迪色串联了“杭州历代佛教文化遗迹”、“钱塘江历代海塘遗址”、“西湖的保护和利用”、“大运河的保护和利用”四个专题板块,过渡区域还特别利用了展馆原有的小天井布置了陈列了南宋时期的供水系统,配上大落地窗以及长椅,形成了很适合拍照的小角落。

  从展厅入口曲折前行到出口,至多不过千余步,却见证了杭州5000余年的历史沿袭以及先民生活。在一个个陈列的展品中,人们看到的不仅是展品本身,更显眼的是出土地:百井坊巷、少年宫广场、吴山广场、中河高架……考古不只是深入荒无人烟之处,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

  比如,出土于吴山广场的越窑青瓷摩羯鱼杯,考证时间在五代到北宋之间,是佛教从印度传入后与和中国的“鱼化龙”传说相结合,成为一种颇具异域风情的纹样。它常被认为是“合水之精,生命之源”,并成为吉祥的象征。此类摩羯鱼杯在印尼爪哇井里汶沉船中有发现,在杭州的这个发现,见证了越窑外销的历史。

  比如,出土于百井坊巷的元·鬲式铜香炉,腹部外壁铸有铭文,正面为“皇帝万万岁”,另一面共有十四行铭文,计一百一十字,翔实记载了香炉来源“杭州路在城东北隅兴福寺”,如此大体积的青铜器在杭州地区考古发掘中较为少见。

  再比如,1987年朝晖路市商业储运公司发现一座元代窖藏,出土的54件瓷器中的部分也被搬到了展厅现场,其中枢府窑刻花龙纹高足杯被单独陈列,这款卵白釉瓷器是当年官府枢密院专用,是元代官用瓷中的名品。

  这500多件展品中,很多都是在我们身边被发现的,也让杭州人可以知晓,在这些街道、广场的下面,埋藏着这座城市的古老回忆,从史前跨越到明清,被意外或者刻意隐藏,又因为机缘巧合重见天光,让现世的我们得以窥探过去的这座城市究竟是多么繁华,过去的人们又是如何生活。

  沉浸式体验重回考古现场

  为期半年的展览堪称今年杭州市属博物馆最长也是最为用心的一个临时展览,前期官窑博物馆工作人员为了布展,整整一个月都没有早于晚上八点下班的。为了达到更好的观展效果,这次还用了多种方式“沉浸式观展”——

  比如专门设置了智慧导览,通过南宋官窑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可以扫描展厅器物旁的二维码然后进入相应器物的“语音导览”页面,浏览、收听器物详细介绍。

  在参观完之后,还有专门的文创区域,推出“发现杭州”系列文创,“宗学升俊”款金书签、文化衫,“加油鸭”文具用品。

  这个展览呈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杭州地区专业系统考古取得的丰硕成果,还关注了考古工作者和考古这个行业。

  70年来,杭州考古人在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双重职责下,奔波于一个又一个发掘现场,对已发现的历史遗存依照文献,进行科学合理的解读,对未发现的历史遗迹不断深入探究,老中青三代考古人书写下这座城市的成长史。

  不只在展厅互动区有一组考古模拟场景,观众可进入场景区搭配趣味展板和考古服饰,与杭城考古人合影留念。在半年的展览中,还有很多场的互动活动,考古、文史专家轮番登场,揭示杭州城市的奥秘;新生代考古人捉对畅谈,分享考古工作中的见闻和收获;考古领队带队走读,带你一次看懂考古工地;考古小课堂系列开课,探索考古展览中的小知识。

  考古是神秘的,掀开考古的面纱,这座城市的历史轮廓就会清晰地浮现出来,也让我们在了解了来路之后,更能看到未来的方向。

  (杭州日报首席记者 张磊 通讯员 张必萱 文 记者 丁以婕 图)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