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建设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杭州这两名好人上榜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

· 运河游船推出“一日通” 一日内可无限次换乘

· 杭州亚运会“长尾效应”显现 赛事经济热力足

· 杭州高质量建设国储林探路“生态共富”新模式

· 杭州推出关爱困境儿童心理健康15条措施

· 杭州的“幸福密码” 就在“家门口”的社区食堂

· 杭州一大波体育场馆免费开放

· 2024年第一季度“杭州好人”公示

文明播报  
>>更多  

· 老师脚骨折坚持“站”讲台 师生轮流“护送”上下课

· 西湖景区垃圾分类主题巴士“上线”了

· 一边是倾力寻找 一边是真诚感谢 清卫员翻遍18个垃圾桶只为帮学生这个忙

· 23年前写下“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的浙大女生已成为优秀企业家

· 地铁1号线到站 乘客都不下车 全在等……

· “杭州太让人有安全感了” 地铁站这一幕引来网友感叹

· 看“隐藏的战争”传承红色精神

· “掰开揉碎”让镇村干部听得懂有收获 临安“聚红星”宣传团“声”入人心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2.jpg
12.jpg
19.jpg
12.jpg
   首页 > 区县动态
21本“村长笔记”记着村民260个心愿 他用生命践行承诺……
杭州文明网     2019-08-06 13:53:52
 稿源: 杭州文明网
 编辑: 王 洁

  ​记临安区湍口镇迎丰村村主任王丰华事迹 

  “只饮迎丰一湾水,止用迎丰一张纸。”一行正楷小字,工工整整,认认真真,写在21本笔记本的封面或扉页上。

  从反白的牛皮纸封面的工作笔记,到有如孩童作业本的朴素小本子,再到印着金字的人代会纪念册,每一本,从未缺失。

  这21本笔记本的主人,是临安区湍口镇迎丰村村主任王丰华。近100万字的笔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从2013年底当选村主任后收集的村民的260个梦想。完成一个,勾掉一个。每年走访时,又添上新的梦想,再继续打勾……直到今年6月16日,他用尽生命最后的一丝力气。

  7月初,当与村里的党员们共同翻开这一本本笔记时,虽然从未谋面,但王丰华这个当了2000多天的“村长”,伴随着端正的楷体,伴随着一桩桩、一件件为村里办的大小事,跃然纸上。昔日的工作伙伴们,一个个红了眼圈。

  集梦:村民的心愿都上了墙

  “只要你敢说出自己的梦想,我们就有动力和信心去帮助你一起实现。” ——摘自王丰华工作笔记

  从湍口镇上,跨过一道桥,就到了迎丰村。清澈的昌南溪畔,一条典雅的临溪长廊,述说着家训的故事;青石文化礼堂前,打扫得干净整洁;沿途的家家户户,门口都有铭牌家训……整个村子,看起来格外有文化。

  这样的文化味,就像王丰华的人。村里人都说,王丰华这个村主任和其他村干部有点不一样:永远干干净净的小平头,最喜欢穿白衬衫,只开上面一个扣子;一笑,眼睛微眯,透着几分儒雅。

  王丰华的日子本来可以很潇洒。他是村里的“能人”,他任总经理的杭州大众搪瓷有限公司,是一家曾年创利税80余万元的企业。

  他的家,就在迎丰村万家自然村马路边。小楼松竹茂盛,庭院颇有古风。他的儿子在绍兴做生意,刚给他添了孙子孙女,三代其乐融融。

  知天命的他,已经可以享受生活的美好。然而,2013年底,听说村集体负债100多万元时,王丰华坐不住了。“他说,自己的每一分钱,都是来自于社会发展。现在村里有需要,他应当站出来,回馈社会。”妻子徐亚君说。

  12月16日,迎丰村大雪,确定参与竞选村主任后,王丰华就踏着雪,挨家挨户走访村民,问询他们的心愿、对村子的期待。

  在他的第一篇工作笔记里,一条条清晰地记录着每个村民的愿望:

  3组唐正义,杨村礼堂建设有想法;万晓勇门(口)装一道减速带;6组方老,我答应明年带他回老家一趟……大到村务公开,小到一条减速带,每家的心愿,他都仔仔细细记录在册。

  12月23日,选举结果出来,王丰华在798名投票的村民中,赢得了727名村民的支持。这些心愿的落实,也迅速提上了村工作议程:

  2014年1月,村民万晓勇惊喜地发现:昌文公路万家段减速带建设提上了村委工作日程。2014年10月21日,在村委全体成员不分日夜的赶工中,村民唐正义期待的杨村文化礼堂也落成了,成了廉政教育基地,也成了迎丰村老老小小喜欢的老年课堂所在地……

  一年过去了,2013年底记在王丰华笔记中的这些梦想,大部分都已经完成,涉及基建暂未动工的,他也一遍遍在笔记中画下草图,期待梦圆。

  正是在这些愿望实现的过程中,村两委的工作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村民们对他们愈发信任,也更加配合、支持他们的工作。原本观望的多数党员,也加入到村务管理中。

  村民杨胜利,一名老党员,居住在杨村文化礼堂附近。每天回家的时候,他几乎都能看到王丰华带着村两委忙碌在工地上。听说礼堂后期建设缺乏经费,他带头捐了5000元,又说服女儿捐出3000元。在他和其他党员的带动下,全村捐款达到了34万元,杨村文化礼堂,建成了五星级标准的文化礼堂。

  2014年底,王丰华有了一个新设想:“我们能不能让村民把梦做得更大一些?”他特地选择了粉色小纸条。“他说,粉色的泡泡,代表希望,粉色的纸,也能代表希望。”妻子徐亚君回忆。2015年春节刚结束,他就带着村干部们,把代表希望和梦想的粉色小纸条发到每家每户。

  最终收集来的110张写满心愿的粉色小纸条,被细心地分门别类,贴在一块1米多高、2米多宽的大木板上,做成了一面“心愿墙”,公示在村口。王丰华说,这面墙,就是他对大家立下的“军令状”。村庄建设、农林道路、文化建设、帮扶照料、创新创业……这面“心愿墙”,也成为王丰华大刀阔斧撬动村子变革的支点。

  追梦:只要对村子有益,挨棍子也要推进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摘自王丰华笔记

  21本笔记,记下了迎丰村村民们的梦想,也朴素地记录了王丰华的学习之路、治村之道,从提升百姓素质的烟蒂换盐,到发扬国学经典教育、传承家风家训,入细入微。他如松竹一般,坚毅地,近乎六亲不认地,将对村庄有益的工作,一点一点推动着。

  他把自家的院子命名为松竹园,因为松树和竹子代表着坚强不屈,不怕困难打倒的精神,孤独、正直、朴素、不怕严寒,是一个真正的强者。

  “小汽车开到家门口”,是村民们向王丰华提出的“心愿”之一。迎丰村下辖三个自然村,村民们多次和王丰华反映:村里出外打工的人多,道路太窄,每到过年,返乡车辆就把村里唯一一条大路堵得水泄不通,有没有办法?这也成了王丰华笔记本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条心愿。

  王丰华和村委们商量,希望通过拆违、拆危、拆旧,拆出空间,拓宽村道。

  当时,迎丰村的违建乱搭到处都是,多数群众持观望甚至抵触的态度,王丰华提出了党员干部带头拆、工作做通随后拆、普通群众最后拆的“三步拆”法。

  “拆字去掉一点就是存折的折,拆就是得,先拆先得利。”王丰华在工作微信群里这样鼓励大家要当“坏人”。

  头自然由他来开——王丰华姐姐家的违章建筑,成了砍下的“第一刀”。为此,姐姐气得好久不想和他说话。

  有村民改不了老习惯,在建好的精品线围墙上私搭柴棚。王丰华听说了,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劝阻无效,他一拉裤腿,准备上墙强行拆除。违建村民年轻气盛,情绪上来,拎起棒子,就砸向他腰间。

  一丝不苟的白衬衫,乱了;王丰华尿血,住进了医院。“在我的记忆里,村主任几乎每年都要吃点苦头,因为不肯满足村民的不合理要求,冬天被泼茶算小事,板凳、棍子,都砸在他身上过。”村委方永娥说,即便如此,王丰华依然没有停止过脚步。

  这样一个近乎顽固的“追梦人”,赢得了村民们的心。“2018年12月14日,有一户村民盖房不肯为马路留出距离,我们去劝都没有用,是王主任连夜赶到,拄着拐杖劝服了村民。”村支委朱永刚回忆说,“老百姓很实在,看见你在踏踏实实做,就服你。”只要王丰华在,村里一干事务就推行得下去。

  推开迎丰村村民徐菊娥家的庭院门,雪白的细沙,错落的绿植,在精心铺设的青石板路上搭出不一样的农家小院。

  “拆的时候,有点抵触,但是现在,看到这么漂亮的村子,大家也很开心。村里连蚊子苍蝇都少了。”正在徐菊娥家中等待去文化大礼堂舞蹈课上课的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说。

  “我们再辛苦一点,让村子再漂亮一点,日后带着孙辈逛村子的时候,我们的自豪就会多一点。”王丰华曾和村委成员们这样说。

  即使是在倒下前,王丰华依然奔忙在“圆梦”的路上。2018年7月17日的夜晚,天刚黑下来,王丰华发出紧急号召:“到凤凰山露天浴场清理鱼草。”漫天星光下,王丰华浸在快没胸的溪水中,甩开手臂,清理蔓延的鱼草。

  “平常天天下地干活的人,没一会就冷得受不了,王丰华却是最后一个从河道里爬上来的人。”朱永刚说,十多个党员干部,那天一直忙到夜里近11点。第二天,王丰华就感觉身体不适:锁骨下鼓起个大包,腰也疼得受不了。他一直熬到7月29日,实在撑不下去了才去昌化人民医院检查。结果,医生立刻用急救车将他送到了杭州。这一去,拉开了离别的序幕——胃癌晚期。

  即便在病床上,他也一直在工作群里布置着村里的建设计划:村道要延伸、危房要拆除、公厕要改造……这都是村民们提出的心愿。

  从杭州到临安,蜿蜿蜒蜒100多公里,坐车要坐两个多小时,身体健壮的成年人也会觉得有些疲惫。2018年12月8日,第五次化疗刚结束的王丰华硬是让家人开车,送他回临安,看一眼万家国学馆基础放样现场——这是他对迎丰村村民的承诺:村村有文化场馆。王丰华拄着拐杖,站在雪地里,此时的他,已经瘦出了尖下巴。

  圆梦:迎丰村里,永远有丰华

  “建设美丽乡村是一项历史性工程,一定要知道最后的都是硬骨头,一定要保持历史耐心,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摘自王丰华生前最后时期的微信

  2019年7月,迎丰村村委会。记者看到那面粉色的心愿墙时,它已褪去原色、破旧不堪,收入了仓库。然而,翻开王丰华的21本笔记,200多条村民的心愿,历历在目。村民们的这一个个“梦想”,每完成一个,王丰华就在当初的心愿前记一笔“已完成”,或者打上一个“√”。

  迎丰村,在这一个个心愿的实现中,飞奔起来。2014年10月,五星级的迎丰村文化礼堂建成;2017年,昌南溪畔百米文化长廊落成,“走百米长廊,做百年夫妻”,成为迎丰村的新文明传统;2018年,村里建成樟颐养老驿站,村里的老人在家门口就可以用1-3元吃上荤素得宜的中餐;迎丰村村民在王丰华的鼓励下,陆陆续续开出4家民宿;凤凰山脚下,新的温泉酒店启动施工……

  村子的容貌变美,村里的产业增多,村民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现在,迎丰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9000余元,比2013年的12946元翻了一倍多,幸福感、获得感与日俱增。也就是这短短五年多的时间里,王丰华头上的白发,一点点增加,皱纹也似乎越来越明显。

  在王丰华的笔记本中,认认真真地摘抄了一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的话:“依靠谁?为了谁?一块苦,一块干,一块过。”

  作为一名有着26年党龄的老党员,他认认真真用生命践行着这段话。从家里小客厅的玻璃板下,妻子徐亚君刚刚取出每月制定的“建设项目计划表”。自从2018年7月王丰华被确诊生病后,这份计划表再也没有更新过,但是村委成员们默默地,按照计划,一项项完成、推进。

  朱永春说,王丰华从第一届开始就承诺要为村里建设“一堂两馆”,三个自然村每村一个。如今,文化礼堂和红毛狮子非遗馆已经建成,还有国学馆没有完成,“我们一定会做到!”

  “他一生牵挂的‘家家门口通汽车的梦想’还没有实现,作为他生前的战友,我一定会不忘初心,为‘迎丰梦’贡献我全部的力量!”6月28日,在湍口镇举办的“砥砺初心强使命,担当报国我先行”“微党课”演讲比赛中,方永娥如是说。

  “实现村民心愿,促进村庄发展,这是王丰华的初心。我们也会这样学,这样做。”在学习王丰华的笔记时,迎丰村两委的委员们如是说。

  (临安区文明办)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