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建设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杭州这两名好人上榜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

· 运河游船推出“一日通” 一日内可无限次换乘

· 杭州亚运会“长尾效应”显现 赛事经济热力足

· 杭州高质量建设国储林探路“生态共富”新模式

· 杭州推出关爱困境儿童心理健康15条措施

· 杭州的“幸福密码” 就在“家门口”的社区食堂

· 杭州一大波体育场馆免费开放

· 2024年第一季度“杭州好人”公示

文明播报  
>>更多  

· 老师脚骨折坚持“站”讲台 师生轮流“护送”上下课

· 西湖景区垃圾分类主题巴士“上线”了

· 一边是倾力寻找 一边是真诚感谢 清卫员翻遍18个垃圾桶只为帮学生这个忙

· 23年前写下“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的浙大女生已成为优秀企业家

· 地铁1号线到站 乘客都不下车 全在等……

· “杭州太让人有安全感了” 地铁站这一幕引来网友感叹

· 看“隐藏的战争”传承红色精神

· “掰开揉碎”让镇村干部听得懂有收获 临安“聚红星”宣传团“声”入人心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2.jpg
12.jpg
19.jpg
12.jpg
   首页 > 讲文明树新风
余杭:日新其德,满城尽染文明香
杭州文明网     2018-10-17 08:56:25
 稿源: 杭州文明网
 编辑: 王 洁

  近年来,余杭荣获首批“浙江省文明区”,径山镇小古城村、塘栖镇荣获“全国文明村镇”……这些极具价值和意义的“桂冠”,意味着余杭的精神文明创建迎来了一个崭新的里程碑。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今,余杭已按下了经济快速换档的“加速键”,转轨步入了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快车道。城市在华丽转身,现代的文明意识也应当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

  在余杭,城市如文化公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走向街头、走入机关、走进校园、走遍社区,让人们处处感同身受;28个小城镇综合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文明规范的农贸市场宛如干净整洁、诚信经营的“大超市”;交通拥堵、占道经营、马路市场等专项整治,市民出行更加便捷;文明创建助力“最多跑一次”取得新进展;推进“厕所革命”、“路口革命”,城乡瓶颈蜕变为文明风景……

  精神文明创建,得益于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回馈于城市建设管理的点点滴滴。10月17日,全市首个市民文明积分管理平台正式启用,余杭探索建立市民文明积分制,让260万余杭人亲身见证这座城市因创建“文明”而带来的喜人变化。

  以积分“量化”行为,激活每一个“文明”因子

  城因人聚而兴,人乃城市之魂。

  在余杭,有未来科技城、艺尚小镇、良渚古城等“城市脸面”,有大径山乡村国家公园、超山风景区等山水人文地标,亦有青山村、渔公桥村等美丽乡村……

  这些年,余杭城市品质提升有目共睹,但地域广、人口多,辖区情况复杂,余杭深入推进文明建设,仍旧面临诸多问题:

  不按交通规则,乱穿马路现象仍有发生;一些老社区里,居民楼前乱挂乱晒;在公共场所,个人吸烟行为屡禁不止……很多城市管理中都存在的“通病”,余杭也同样存在。

  而这种种不文明现象的发生,最重要的因素归根结底还是“人”。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说文明素质高、文明自觉性高,但是用什么来衡量高低,以什么标准来论好坏呢?

  今年,余杭区制定下发了《余杭区市民文明积分管理办法(试行)》,开始了文明积分制的推进工作,用积分来对辖区居民的文明行为进行“量化”。

  《礼记·大学》里说:诚于中者,形于外。只有文明意识“内化于心”,才能推动文明行动“外践于行”。“育文明人”,就是余杭推行“积分制”的最终目的。

  建章立制之下,余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测评体系和标准:获得“道德模范”、“美丽余杭人”、“文明家庭”等荣誉,参加志愿服务、慈善捐赠、无偿献血等文明行为,举报劝阻不文明行为、弘扬社会正能量等均可记分,然后再把各种精神鼓励、福利与积分挂钩。

  把文明的行为举止“量化”成积分,这就意味着,市民可以有的放矢地规范自己的言行。

  为了充分调动市民的积极性,余杭向高分人群倾斜,设置了“红黑榜”。“红榜”记录高分人群,并通过积分平台实时更新公布,以示激励、引导;“黑榜”记录不文明行为,用以警示提醒。

  “文明行为靠大家”,这是被人们广泛认同的事实。余杭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以积分来衡量市民的文明素质,是一种创新手段,但我们更在意的是,增强市民的规则意识、契约精神,从身边小事、具体行为着手,让市民养成文明之习。”

  余杭是杭州第一个提出在全区范围内探索文明积分制的区(县、市)。借助积分管理平台,余杭要让“文明”融入群众日常的一言一行,使其在文明行为的实践中感知领悟、自觉践行,增强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让“文明”成为城市新气质。

  以文明之“魅力”,构筑深沉持久的城市自信

  环境与秩序塑造了城市的“形”,而道德文明风尚却能折射出城市的“根”和“魂”。

  余杭拥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与传承,人才荟萃,先贤辈出。随着文明步伐不断迈进,这座城市流光溢彩:街巷整洁,环境优美;志愿服务,扶老帮困;身边好人,层出不穷;移风易俗,弘扬新风……

  看得到的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呈现眼前,说不完的文明故事在身边流传,一幅以“文明”为底色的城市和谐发展画卷在余杭大地徐徐展开。

  移风易俗,传承文明新风尚

  万民乡风,旦暮利之。可时光荏苒,一些乡间民风旧俗反而成为生活和人情之间一个重重的负担。因此,移风易俗,与时俱进成为社会发展的一股潮流。

  余杭追随时代步伐,走出文明新风尚。

  在塘栖镇塘栖村,每月的25号是一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村民们会跟村委班子成员来一场“对话”,共同商讨村里的“大事”,而这种方式被大家称为“村情直通车”。

  “我们把村里要做的、想做的事情都摊开来,掰碎了,让村民议个清楚。”塘栖村村委成员车飞莹说,通过“村情直通车”,村民们自己制定村规民约,参与村级文化礼堂建设及邻居节中的“千家宴”、“千福宴”等大型活动,有效增强了村民的主体责任意识。

  探索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有效渠道,塘栖镇只是余杭的一个缩影。

  涵养崇德向善、守望相助、风醇物厚的乡风文明,余杭深入实施“新风汇余杭”主题系列活动,还把每月的第一个周六定为“全民公益日”、“全民清洁日”,推动“乡风民风优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雅起来”。

  目前,余杭通过举办“我们的节日”、“好家风”等主题活动,开展家风家训情景剧、“家风故事会”进文化礼堂活动500余场;一系列“讲文明树新风”的公益广告走上余杭的大街小巷,扮靓城市“颜值”的同时,也丰富了市民的精神家园。

  见贤思齐,凝聚社会正能量

  让德沐浴余杭大地,用善滋润市民心灵。“道德”便是这片土地正能量的最好代表。

  带来生命希望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黄钢锋、勇救高空悬挂女童的新余杭人龙春群与何小平、身患喉癌却致力于志愿服务的古稀老人吴敏强、扎根乡间逾50年的优秀乡村医生王妙芳……

  一个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演绎着余杭人尚德务实、崇善为公的故事,传递着城市的温暖和力量,而他们也成为了余杭人值得学习的榜样、尊崇的模范、敬佩的好人。

  孔子育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发挥先进典型在弘扬主流价值观、倡导文明风尚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余杭积极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每月开展“美丽余杭人”评选,深入基层广泛发现、大力推选、隆重表彰。截至目前,余杭已选树“美丽余杭人”160人,30多人(集体)入选“中国好人”、“最美浙江人”、市级道德模范。

  凡人善举,激励着市民争先效仿。随着良好文明风尚的相互传递、道德信念的相互感召,见贤思齐的“灯塔效应”也在不断放大,真正让人感受到余杭的城市温度。

  市民参与,小城镇吹来文明风

  说起余杭的鸬鸟镇,坐落于一片青山绿水怀抱之中,森林覆盖率达88%以上、河道水质均达二类以上、留存的文化遗产等,都被当地市民引以为荣。而让大家更为自豪的,还有不断滋润心头的文明之风。

  村训诵读、敬老素宴、好邻居联谊会等百余场“新风汇鸬鸟”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全镇百姓的文明理念;“小甜心”志愿服务社里,青年、巾帼、红领巾等350余名志愿者队伍组团开展志愿服务;山沟沟村茅塘景区、前庄村文化长廊、太平山村委等宣传阵地的“笑脸墙”,展示着优秀村民的精神风貌……

  伴随一项项文明举措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鸬鸟镇居民成为宣传者和参与者,全力推进小城镇文明行动。

  小城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接着乡村。实施小城镇文明行动,余杭将其视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

  眼下,余杭推进路面卫生、车占道、乱摆摊、违规建房等沉疴旧疾治理;各镇、街道均组建了一批基层文明劝导队,共有文明劝导员1000余名,组织开展各类文明劝导活动1200余次;广泛开展平安巡防、夏日送凉茶、扶老助残等志愿服务,为老集镇的“里子”注入新内涵。

  不仅如此,融合当地的自然风貌、民俗风情、地域文化和产业特点,余杭展现出独有的地域人文特色,推动“垃圾不落地、余杭更美丽”,让城市文明与农村文明走向城乡一体化“内涵式”发展。

  打造文化阵地,涵养城市灵气

  临平街道的桂芳桥社区,一个保留着悠久历史的临平老社区,这里有众多狭窄弄堂。如今,这些弄堂已成为了老底子临平人心中乡愁记忆的最佳载体。

  “弄堂连接着每家每户,是居民之间沟通的桥梁。”临平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说,把弄堂作为展示平台,通过墙绘渲染、图版文字介绍、老照片展示等方式,介绍临平湖、临平、上塘河历史。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余杭推进城市文明建设,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些年,文化楼道、文化里弄、文化小公园、漂流书屋、文化书场等文化“微”阵地在余杭多点开花,用足用好文化家园阵地,涵养着城市灵气。

  此外,做“活”农村文化礼堂也是余杭的城市魅力之一。

  作为一座村庄的地标性建筑,余杭的农村文化礼堂无不镌刻了一方水土的文化印记。塘栖镇的“文化礼堂走亲”,通过热闹的晚会、歌舞为村民搭建一展才华的舞台,让村民从“观众”成了“主角”;崇贤街道鸭兰村作为杭州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诞生地,把旧址改造成陈列馆,传承红色文化;仁和街道普宁村,历史上于谦赶考曾在此停留并手植牡丹,该村重点打造以“赏牡丹、识英雄”为主题的“牡丹花会”特色……

  这些个性鲜明的文化活动沐浴着余杭人民的日常生活,让市民在“身有所栖”之余实现“心有所寄”。

  城市的未来,取决于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余杭把推进文明建设作为便民、助民、乐民、惠民的过程,为这座丰富厚重的“历史之城”构筑起深沉持久的城市自信。

  (杭州日报 文/白赟)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