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建设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世界读书日 在阅读中感受美好

· 每户1.6万元的标准!杭州将有350户家庭可免费改善居室

· 杭州通过 “国家节水型城市”省级复查

· 杭州用梦幻联动推动文旅破圈

· 杭州举办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

· “圈”出百姓幸福生活——构建城乡命运共同体的杭州新实践

· 铂金奖!杭州花境作品荣获2024上海(国际)花展最高奖

· 让市民享受更丰富的“公园20分钟” 杭州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至2035年)出炉

文明播报  
>>更多  

· 老师脚骨折坚持“站”讲台 师生轮流“护送”上下课

· 西湖景区垃圾分类主题巴士“上线”了

· 一边是倾力寻找 一边是真诚感谢 清卫员翻遍18个垃圾桶只为帮学生这个忙

· 23年前写下“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的浙大女生已成为优秀企业家

· 地铁1号线到站 乘客都不下车 全在等……

· “杭州太让人有安全感了” 地铁站这一幕引来网友感叹

· 看“隐藏的战争”传承红色精神

· “掰开揉碎”让镇村干部听得懂有收获 临安“聚红星”宣传团“声”入人心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2.jpg
12.jpg
19.jpg
12.jpg
   首页 > 文明聚焦
“在西湖边卖香烟”的他终于回家了
杭州文明网     2021-01-12 16:31:03
 稿源: 杭州文明网
 编辑: 吴阳杰

    要不是寒潮来袭,老姚可能还会在中河高架桥的桥墩子下继续凑合着过日子。

  掰着手指头算算,老姚离开老家已近23年。这么多年里,杭州经历过强台风、持续高温、极寒天气,上无片瓦的他是怎么熬过来的?至今没人知道,他自己也不肯细说。

  离乡背井流落街头的日子里,老姚就不会想家、想亲人吗?可能是想过的,但他心里似乎有些许执念,终究不肯回家……

  桥下的“饿汉”

  老姚回家这件事情,说到底是寒潮“惹”出来的。

  因为受寒潮影响,气温骤降,近期,杭州的基层派出所多了一项工作——上街搜寻并救助流浪人员,让他们免受寒潮侵害。1月6日晚上,长庆派出所民警郑以滨和街道工作人员一起上街巡逻,在中河高架某桥墩旁,他们发现了一名流浪人员。

  这名流浪人员就是老姚。桥墩旁摆放着不成套的破旧桌椅,桌面上还有几个保温杯和马克杯,看来,老姚在高架桥下已经生活一段时间了。

  带着老姚回到派出所,郑以滨准备核实他的身份。有些事情,老姚倒没打算藏着掖着。他告诉郑以滨,自己是1965年出生的,1998年从洛阳市伊川县的老家出来之后,就一直没有回去过,也几乎没有和家人联系,一直在外过着打工和流浪的生活。时间久了,他也习惯了这种漂泊的日子。“我没结过婚。”老姚说,他在老家还有亲人,“我有个妹妹叫阿霞。”

  郑以滨将老姚自述的信息交给同事查询核实,等待的时间里,他和街道工作人员一起领着老姚去吃快餐,垫垫肚子。看着老姚狼吞虎咽的样子,郑以滨颇为不忍,心想:既然老姚有妹妹,不妨试着联系一下,看看能不能帮他回归稳定正常的生活。

  没多久,同事给郑以滨传来了消息。老姚的身份信息无误,不是查无此人的“黑户”,但从未办理过二代身份证。根据老姚老家派出所提供的联系方式,郑以滨联系了阿霞,送老姚回家这事,总算进了一步。

  连哄带骗稳住他

  按郑以滨的想法,既然有了阿霞的联系方式,应该让老姚和妹妹先视频通话,再确认一下身份。没想到,老姚死活不肯配合。“如果非要联系我妹妹,那我不要你们救助我了。”说完,老姚打算管自己走了。

  郑以滨和街道工作人员见状,赶紧上前一把拦住老姚,好说歹说,劝他再想想。可老姚还是一百个不情愿,没法子,为了稳住他,郑以滨只好哄道:“这样吧,天这么冷,我们先送你到救助站去避避寒。放心,我们暂时不会联系你妹妹的……”

  老姚一听,不做声了。

  郑以滨脑子一转,想出了一个趁热打铁的办法。“我们是真的想帮你,你应该尽快去办一下二代身份证。”他劝老姚道,“你想想,有了二代身份证,你就可以办医保、农保,按你现在的情况,还能领低保。哪怕是有头痛脑热的,也能有钱看病,你说是不是?”

  老姚听完,点了点头。

  其实,郑以滨这么说的目的很简单——老姚身上什么证件都没有,要办理二代身份证,就得回老家去,只要他肯回家,其他事情就都好办了。

  另一头,长庆派出所民警已经联系了老姚的妹妹和妹夫,请他们尽快来杭州一趟,和老姚见上一面,把他接回老家去。电话里,老姚的妹妹阿霞激动不已,不停向民警致谢,并表示马上会赶来和哥哥相见。

  不回家的原因仍是谜

  和阿霞沟通时,民警了解到了老姚的另一些情况。

  事实上,自从老姚离开老家后,家里人一直都在找他。20多年前,老姚用一部固定电话和家里人联系过一次,电话里,他只说自己“在西湖边卖香烟,日子还过得去”。为了这句话,阿霞的丈夫曾于2000年来杭州,专程到西湖边找老姚,可找来找去,也没见到大舅子的面。事已至此,阿霞夫妇仍不放弃,前些年,他们找到了央视寻亲栏目《等着我》,希望能和老姚重逢。无奈,最后仍然没有任何关于老姚的线索。近23年,老姚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音信全无。

  那么,老姚这么多年到底在干什么呢?这个问题,郑以滨问过老姚。老姚说,其实,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杭州,打打零工,混口饭吃,实在找不到杭州的工作了,他就去外地打工,赚点钱再回杭州。至于为什么这么多年都不回家,也不联系家人,这里头的原因似乎在老姚内心已经上了锁,他始终避而不谈。

  1月7日,老姚的妹夫赶到杭州,郑以滨立即带他去救助站找老姚。在亲人、民警、街道工作人员的极力劝说下,倔强的老姚终于答应和妹夫一起回老家。“太谢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我们都不知道什么年月才能团聚。”老姚的妹夫说,“这么冷的天,要没遇到你们,我哥都不知道能不能挺过去。”

  1月8日,郑以滨收到老姚妹夫发来的消息,他已经买好火车票,准备带着老姚回老家,“家里人听说我哥要回去,都很激动呢。”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希望老姚能够因为有家人的陪伴而真正感到温暖吧。”郑以滨说。

  (杭州日报 通讯员 刘文逸 记者 李维和)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