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建设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宣传+检查”双管齐下 全域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尚

· 清明祭扫出行攻略来了 公交专线和智慧停车为市民提供便利

· 回迁安置民生实事进度条拉至30% 杭州全年将完成35000户安置群众回迁

· 这份申请指南请查收 杭州市大学生青荷礼包推新

· 后亚运攀登启“杭”丨杭州如何拥抱世界

· 促进消费潜力释放 杭州发布商业外摆政策2.0版

· 全国首个系统展示大运河廉洁文化的数字平台在杭发布

· 杭州10所中小学入选国字号示范学校

文明播报  
>>更多  

· 挂职第一书记张立超带领周弄村走上共富大道

· 杭州这位弯腰老奶奶真美!有你们真好!

· 十元吃好! 古荡提升“小哥”幸福感出新招

· 暗号:来份单人餐!价格:不要钱!

· 跨越6年 他们在残健融合的路上重逢

· 杭州是懂浪漫的 武林路上的玉兰开成了粉红爱心

· 租金便宜地段好 19户环卫家庭选到“心家”

· 小吃店成助餐点 这样的服务很暖心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2.jpg
12.jpg
19.jpg
12.jpg
   首页 > 文明聚焦
新时代女性的她魅力
杭州文明网     2020-05-27 09:12:13
 稿源: 杭州文明网
 编辑: 王 洁

  ​都说女性能顶半边天。“巾帼不让须眉”的身影活跃在各行各业中:争分夺秒的救治、跨越千里的援助、忠于职守的拼搏、爱心涌动的奉献……新时代女性用勇气、智慧与担当,凝聚起女性的爱国、敬业精神和新时代女性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 

  杭州女性,一直以来传承千鹤精神。特别是在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涌现出了一批坚守、奋战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一线的优秀女性和团队。本文讲述了三个“三八红旗手”的故事,她们代表了新时代女性在鲜明的时代特质和丰富的时代内涵中,书写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上关于“她们”的独特篇章。

  “两勤两心” 一个社区医生的日常

  ——文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流水西苑社区责任医师兼团队长崔蝶

  “崔医生,我周末要去住院了,先到你这里来看看你。”在下城区中医院签约门诊4号房间,韦阿姨推开门跟崔蝶医生打招呼。崔医生顺势接过韦阿姨的医保卡,帮她在大医院的挂号先约上了。韦阿姨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上大医院住院之前,先到崔蝶医生这里“报到”。崔蝶担任流水西苑社区责任医生已经十六年了。

  在1000多名签约居民的心里,崔蝶就像是一位特别的邻居。陈大妈从搬到流水西苑小区开始,看病只认准崔蝶:“崔医生脾气好,负责,不会随便看看就完事了。我们都放心!”

  “在社区,当医生要比在大医院更接地气,也更需要耐心。大伯大妈们信任你,才会跟你聊。许多慢性病要从生活的小细节里才能看出端倪,治疗也要从这些细节里入手。” 每周一上午是崔蝶定期上门医疗服务的时间。测血糖,插胃管,验血抽血,导尿……只要居民一声召唤,她总是有求必应,真真切切当着“居民健康守护者”。居民的家庭信息、服药史和生活习惯,崔蝶都记在心里,就像家人一样。

  流水西苑社区是文晖街道最老旧的社区之一,常住人口有一万多人,其中2000多位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

  自2004年起担任流水西苑社区责任医师、团队长以来,崔蝶带领团队克服了社区人口多,工作量大的困难,常常放弃休息时间深入社区家庭,为居民提供慢性病随访、医疗康复、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全方位的社区卫生服务,变居民被动就诊为主动服务。

  社区居民娄师傅就是这种变化的受益者。

  身患20年脑梗和15年糖尿病的娄师傅因足部继发感染一度被上级医院告知要截肢,崔蝶多方联络专家为他制定了不截肢保守治疗方案,不仅教会了老娄妻子如何注射胰岛素,还定期上门换药、及时调整糖尿病诊疗方案,坚持每周上门巡诊两三次。最终娄师傅的腿保了下来,血糖稳定了,下肢疼痛缓解了,足部的溃烂也愈合了。

  多年来,崔蝶先后被评为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优秀责任医师,全国高血压综合防治研究先进个人,杭州市“我最感激的签约医生”等。荣誉很多,不少人向她了解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经验,“两勤两心”她用这四个字回应了这个问题。

  两勤即口勤,腿勤。只要行动不便的老人有需要,崔蝶就会上门服务,不管严寒酷暑有求必应。她和团队成员总会深入患者的日常生活,了解生活背景、饮食习惯、服药史、家庭关系等,从中找出与疾病有关的危险因素介入干预。送药上门、经常下了班后依然在居民家中忙碌,这样的场景对她来说再寻常不过。

  两心即“爱心、耐心”。社区许多独居老人除了生活无人照料,心理上也很空虚,崔蝶常耐心为老人解释病情,让老人畅诉心事,缓解焦虑的情绪。她的诊室里总是准备着茶杯、热水袋、小点心,防止老人出现脱水、低血糖、输液怕冷等情况。每周一固定的上门服务日,她都会七点半就出发,这样就能让老人早点测完血糖吃早饭。

  实实在在,扎根社区,这也许就是一个社区医生的日常。也正因如此,一位常年与她签约的患者顾老,特地手写了满满4张纸的感谢信,信上说:“我常想,把自己的疾病防治交给崔医师这样的签约医师,是福气,她如同自家闺女,贴心啊。”

  诗、远方、内心的三尺讲台

  ——采荷中学英语教师、援疆教师任康平

  2018年8月30日 星期四

  ……当班主任介绍由杭州来的任老师上英语课时,掌声响起,34名孩子黑黑的脸蛋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孩子们好奇地看着我,一开口用英语介绍自己,用英语介绍美丽的杭州时,掌声再次响起。看着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援疆支教四个字的意义在那一刻驻留在了我的心底。

  这是任康平老师20多万字的援疆日记第一篇,是500多天支教历程最朴实的记录。

  任康平,杭州市采荷中学一名英语教师。偶尔得知儿子所在学校刚刚退休的校长援黔、化学老师援藏,他们的行动感染着任老师,从此支教的种子埋在了心里。“我还想去看看不一样的世界,想经历不一样的人生。”任老师说。

  一年半里,她跑遍了阿克苏市大大小小76所中小学,进行规范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交流近50场次,听评课100多节,一对一帮扶教师达70多位。“不是在下乡,就是在下乡的路上。”每周下到市级、乡级、村级中小学薄弱学校推门听课、随堂检测、“一对一”评课指导是任老师这些教研员们的常规工作。

  “条件越是艰苦的地方,渴望改变的意愿就越强烈。”阿依库勒镇克阿克提坎小学,校门口只有一条望不到头的狭窄乡间公路,公路对面是看不到尽头的核桃树林,四周除了果园就是田地。“几位比我儿子大不了几岁的男老师,就住在学校一间由教室改造的宿舍里。他们每周到巴扎(维语‘集市’)上或镇上买够一周的菜,学着自己做饭。”就是这样一个只有6个教学班的学校,是孩子们实现知识改变命运的一隅。年轻教师们说:“再艰苦的条件我们都能克服,现在就是要努力学习怎么上课,怎么上好课。”任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一年半来,她积极发动后方学校的同事、学生及爱心人士筹集资金与上万件衣物、文具,分别捐给英吾斯坦等13所中小学的孩子。“任老师有一个小小心愿,就是想帮助他们建一个小小阅览室。希望维吾尔族孩子们能通过阅读,提高学习国语的兴趣,通过阅读走进一个个不一样的世界,通过阅读拥有更广阔、更灿烂的人生。”

  “援疆就是援自己。”感动与被感动的瞬间永远地留在了心里:在依干其乡中心小学门口,有个维吾尔族孩子看到任老师就扑上来紧紧拥抱,“老师我认识你!”在十五中学的走廊里,几个女孩子围着她说:“任老师,你别回杭州了,把我们带毕业吧!”在简陋的宿舍旁,青年教师拉着她请教教学问题;在教研中心办公室里,当地教研员们不分昼夜加班工作的身影;在偏远学校,维吾尔族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

  什么是教育?正如德国哲学家思贝尔斯所说:“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在25年的教学生涯中,任老师也是以这样的理念去影响和帮助学生的。

  “红巷铁娘子” 爱国卫生运动的“接棒人”

  ——上城区小营街道小营巷社区党委书记曹琛

  2020年1月24日是大年三十,原本应该同家人一起张罗年夜饭的曹琛,一大早就来到社区办公室。疫情之下,每天都是一场战斗,入户调查、设卡、管人、服务,“连轴转”才是日常。

  疫情发生后,曹琛接过爱国卫生运动的“接力棒”,把“健康”放在首位,带领全体小营巷人打响了一场新的爱国卫生运动:

  小营巷社区坐落在老城区,道路错综复杂,辖区有30多条小巷子。为有效防输入、防输出、防扩散,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曹琛连夜绘制社区防疫地图,破解社区小巷小路多、管控难度大的问题,带领着社工们率先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大封闭管理,形成社区、业委会、物业、辖区企业和志愿者“五联”的社区联防联控机制。创新推出“一人一卡、一户一表、一楼一册”管理,将每户的家庭人员构成、出入时间、去向轨迹等情况登记在一张表上,每栋楼的居民登记表装订成一册,实践过程中成效显著。

  同时,开发“网格果果”线上填报登记小程序,首创信息化手段采集信息,实现零接触,信息速录,确保数据实时更新,有效提高管控水平。

  针对小营巷社区老旧小区众多、人口密度极高的特点,曹琛创建社区“微网格”服务机制,推行居家隔离人员“一户一群”管家式服务。线上联动辖区企业迅速开发社区数字化防疫平台,利用大数据方法采集管理居民信息,实现分类精准。线下对社区1万余位居民开展地毯式摸排,为全体居民提供24小时全天候贴心服务。

  她寸土不离守护社区,为居民提供“宅急送”服务、陪同老人就医、为志愿者送暖心夜宵、帮助居民维修居家设备……楼道、隔离点、卡口,到处都有曹琛的身影。

  曹琛用她的责任担当和日夜坚守,创下了居民无一人被感染、无一人有恐慌、无一人不配合的辉煌“战绩”。在她和团队的努力下,辖区困难家庭、高龄独居老人等1000多名特殊人群在疫情期间都得到了贴心服务,无一人生活受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曹琛每天处理电话超过100个、工作时间超过14小时,居民们称她为“铁娘子书记”。

  “事实上,在疫情期间,我们这里的居民很坦然、很淡定,保持着原有的生活方式,守得住自己墙门内的一方天地。”曹琛聊起自己的辖区,如数家珍且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唐代名相李泌就住在小营巷,那时就开凿水井保护水源。后来毛主席来视察,让小营巷成为全国爱国卫生的一面旗帜。”

  对曹琛来说,“红巷”这面旗帜,是精神也是责任,要继承也要创新。今年,曹琛的目标是,建立“红墙门生活共同体”,老旧小区的“微更新”是硬件的提升,软件也必须跟上,“我们要把老墙门中那种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红色基因保留下来。这是‘老宝贝’,是老底子的杭州精气神,是灵魂。”曹琛信心满满,“做大事,要有天时地利人和,而这些,我们都有。”

  小营巷社区0.3平方公里,有居民3600多户,1万多人。“我每天都要在社区里转上几圈,社区民情民意都是这样转出来的。”曹琛走在路上,时常有大爷大妈们跟她打招呼。和其他社区工作一样,“人”的工作最难做。“我们的工作,无外乎开门七件事,繁琐但需要耐心和细致。别人跟你扯着嗓子喊,你不能也这么喊回去。”她和团队有着自己的工作方式,大到社区制度的建立小到穿着打扮,“上门做工作时,你总不能踩着高跟鞋、化着精致的妆容吧。”

  心中装着居民的好干部,荣誉也接踵而来。全国“城乡社区抗疫巾帼先锋”、浙江省担当作为好支书、浙江省千名好支书、万名好党员……“荣誉是集体的,是‘红巷’这个平台的。作为‘当家人’要有敬畏感。”这种敬畏感,来自对荣誉的宠辱不惊,来自对居民的责任心。

  记者手记

  崔医生、任老师、曹书记,除去这职业,也许她们任何一个人都是普普通通的邻家大姐姐。而冠上这职业,就是一个个闪闪发光称呼。

  这些称呼的背后,无一不浸透着她们精湛的专业技能和杰出的职业素养,向世人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女性对职业的敬畏与尊重。

  在采访中,她们不约而同说过两句话——“我没什么可写的,都是应该做的。去写一写那些更优秀的人和事吧。”“这些荣誉都是属于团队的、是平台的,是大家通力合作的结果,不是我一个人能获得的。”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爱病人,爱学生,爱居民,爱职业,她们愿意默默地,成为一颗螺丝钉。静水深流,这种“默默”,是一种力量,是以睿智、果敢、干练、高效扛起救治者、科研者、指挥者、组织者、建设者的职责,是守护着人民的生命安全,维护着社会的有效运转,铸就了不可或缺的“硬核”力量。

  (杭州日报记者 郑晖)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