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建设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杭州这两名好人上榜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

· 运河游船推出“一日通” 一日内可无限次换乘

· 杭州亚运会“长尾效应”显现 赛事经济热力足

· 杭州高质量建设国储林探路“生态共富”新模式

· 杭州推出关爱困境儿童心理健康15条措施

· 杭州的“幸福密码” 就在“家门口”的社区食堂

· 杭州一大波体育场馆免费开放

· 2024年第一季度“杭州好人”公示

文明播报  
>>更多  

· 老师脚骨折坚持“站”讲台 师生轮流“护送”上下课

· 西湖景区垃圾分类主题巴士“上线”了

· 一边是倾力寻找 一边是真诚感谢 清卫员翻遍18个垃圾桶只为帮学生这个忙

· 23年前写下“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的浙大女生已成为优秀企业家

· 地铁1号线到站 乘客都不下车 全在等……

· “杭州太让人有安全感了” 地铁站这一幕引来网友感叹

· 看“隐藏的战争”传承红色精神

· “掰开揉碎”让镇村干部听得懂有收获 临安“聚红星”宣传团“声”入人心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2.jpg
12.jpg
19.jpg
12.jpg
   首页 > 文明聚焦
儿子是医学生 父亲无私地“捐”了自己
杭州文明网     2018-03-19 10:11:55
 稿源: 杭州文明网
 编辑: 陈俊男

  2016年至今浙江已有255人实现遗体捐献 登记者逐年递增无语良师,你知道这个词的含义吗?我们都应向他们致敬!

图片来源:杭州日报

  在这个世上,有这么一群人,生前他们便签订了一份“协议”,自愿无偿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研究, 医学界尊称他们为“无语良师”或“大体老师”。

  昨天上午,在杭州师范大学校园内的“无言师碑”前,医学院300多名师生手持黄菊花静静伫立,表达敬意与哀思。这块碑上刻了74个名字,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着一段感人的故事。

  老党员的无私奉献 让患者重见光明

  刻下一个名字,只需要十几分钟,但作出一个捐献的决定,并不那么容易。在上午举行的纪念活动中,捐献者家属谈起捐献的过程,勾起了无数回忆。

  “父亲是我们家的光荣,是我们的英雄。”陶洪女士缓缓地说,神情一脸凝重,提起父亲陶如喜,声音开始哽咽。父亲是一名老党员,一身正气凛然,在遭遇交通事故后,女儿遵循了父亲的遗愿,将他捐献给杭师大医学院。

  令陶洪女士热泪眼眶的是,父亲的眼角膜让两位患者重见光明,生命在他们身上延续。

  “我父母说,人走后一把火烧了什么也没了,遗体捐献不是更有价值?”捐献者周世勒和刘月辉的儿子周刚感慨地说。

  周刚的父母于2016年10月和2018年2月先后去世,作为家属,周刚兄弟俩最终完成了父母的心愿,将父母遗体先后捐献给杭师大医学院。

  捐献者家属张巧英和李一清不约而同地呼吁:“社会应该肯定宣扬这种美德,让更多的人了解遗体捐献,期待有更多的人加入这个队伍。”

  儿子是医学生 他也要为医学奉献自己

  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到目前为止,捐献者的基数并不是很多。昨天的缅怀活动中,来了一位特殊的嘉宾,他是杭师大医学院一位医学生的父亲吴先生。

  早在四五年前,宁波的吴先生就在捐献登记表上签上了自己的大名。而他的同事、朋友都还不知道这件事,“这是我自己的决定,所以我想低调地处理。”说起捐献,吴先生坦言,这跟他丰富的工作经历有关。他是一名公务员,曾做过残疾人帮扶工作,也曾到农村锻炼过,深深感受到基层老百姓对医疗的渴求。

  但真正触动他的,却是媒体的一篇报道。2015年,他在媒体上看到一篇报道,西安交大一名法籍教授将遗体捐给西安交大医学部,“一个外国人肯将自己的身体捐给中国医学做研究,作为无神论者的我,为何不参与这么有意义的事呢?”吴先生和爱人几次沟通后,一起做了遗体捐献登记。

  毕业于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的吴先生,对杭州这座迷人的城市有着不一样的感情,再加上儿子在杭师大读书,就决定将自己捐给杭师大医学院,为医学教育奉献自己,“希望学生通过医学的学习,救治更多的人。”

  255人实现遗体捐献

  自愿捐献的人逐年递增

  对于遗体捐献者来说,眼角膜的去向是眼科医院的眼库,遗体的去向是医学院校做教学标本。

  坤坤(化名),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大二学生,上大一系统解剖课时第一次见到遗体。“大体老师存在冰柜里,看上去是黄褐色的,应该是用福尔马林等处理过的。”

  其实,遗体在进入实验室前都要先进行洗消、防腐、固定处理。“这个时期需要一年,接下来才是在教学科研使用。”杭师大医学院实验中心主任楼佳庆说,为了表示尊重,上课时学生一定要装束郑重,不能言行嬉戏。至少三年后,待遗体使用完毕,由医学院实验室负责送去殡仪馆火化,依照亲属的意愿,安置捐献志愿者的骨灰。

  目前,在杭师大医学院递交遗体捐献登记表的志愿者共有331名。“志愿捐献的人数在逐年增长,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今天来签订捐献登记表的,就有我校毕业校友捐献志愿者的大哥、女儿等,也有志愿者互相介绍后,主动填写志愿表。” 楼佳庆说。

  2010年以前,捐献者较少。随着人们观念的进步,现在医学院每年接收的遗体有几十位。杭师大医学院作为杭州市红十字会的授权单位,是杭州市第一家授碑,具有接收遗体资质的单位。目前,浙江共有7所医学院有这样的资质,如浙大医学院、温州医科大学等。

  据省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透露,2010年至2017年底,浙江有850名器官捐献者,挽救了2500多人生命。2016年启动志愿捐献遗体工作以来,目前已有255人实现了捐献。他们生前来自各行各业,身后都以“无言良师”的身份,对医学人才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世间留下了更多生的希望。

  (杭州日报 记者 方秀芬 通讯员 成睿)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