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建设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世界读书日 在阅读中感受美好

· 每户1.6万元的标准!杭州将有350户家庭可免费改善居室

· 杭州通过 “国家节水型城市”省级复查

· 杭州用梦幻联动推动文旅破圈

· 杭州举办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

· “圈”出百姓幸福生活——构建城乡命运共同体的杭州新实践

· 铂金奖!杭州花境作品荣获2024上海(国际)花展最高奖

· 让市民享受更丰富的“公园20分钟” 杭州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至2035年)出炉

文明播报  
>>更多  

· 老师脚骨折坚持“站”讲台 师生轮流“护送”上下课

· 西湖景区垃圾分类主题巴士“上线”了

· 一边是倾力寻找 一边是真诚感谢 清卫员翻遍18个垃圾桶只为帮学生这个忙

· 23年前写下“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的浙大女生已成为优秀企业家

· 地铁1号线到站 乘客都不下车 全在等……

· “杭州太让人有安全感了” 地铁站这一幕引来网友感叹

· 看“隐藏的战争”传承红色精神

· “掰开揉碎”让镇村干部听得懂有收获 临安“聚红星”宣传团“声”入人心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2.jpg
12.jpg
19.jpg
12.jpg
   首页 > 部门风采
一年多来,这群高速交警一直照顾着特殊的“违法者”
杭州文明网     2022-03-22 13:18:00
 稿源: 杭州日报
 编辑: 吴阳杰

  3月18日下午,淳安县千岛湖镇云村村,一辆七座车沿着山路蜿蜒而上,最后再一户农家前稳稳停下。车门开了,五六个穿着警服的汉子走了下来,手上拎着大米、牛奶,径直走进了农家院子。院子里有两位老人,看见来人,赶紧笑着招招手。

  “没记错的话,我们已经是第十次来这里了。”看着山上的春景,杭州高速交警七大队教导员王振辉回忆起了大队同事们与这户农家的特殊缘分,“要不是去年初的偶然相遇,我们也不会和二老结缘。现在,上山看望二老,已经成了我们大队的‘规定动作’。”

  王振辉说的“偶遇”,其实是一次让人捏把冷汗的经历……

  误闯高速的老太被他们背去了诊所

  去年2月2日,高速交警七大队民警童晓星与同事在溧宁高速上执勤。警车途经某隧道路段时,童晓星突然听到前方传来连续的车辆急刹声。当时隧道内的车辆并不算多,车辆也都保持着安全的间距,为什么会突然有多车紧急制动?童晓星当即感觉不对,前方肯定发生了意料之外的状况。警车向前开出几百米,童晓星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一名老太太步履蹒跚地走在应急车道上,途经车辆看到后连连减速,生怕发生意外。童晓星做好预警后,赶紧下车将老太太带到了安全区域。

  老太太姓邵,操着一口方言,她说的话,童晓星听不太懂。还好,有一名辅警是当地人,现场当起了翻译。原来,邵奶奶当时已经84岁高龄,就住在高速旁边的山上,家里还有一个老伴。当天,因为腿脚的风湿又犯了,她就想到高速对面的村子看病买药。“这边的路都修过了,我已经不认识了,就走到这里了……”说着说着,邵奶奶眼角噙泪。

  见老人流泪,童晓星一阵心酸,再看看老人的脚,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情况不太乐观。行人进入高速公路固然是违法行为,但邵奶奶是因不认路而误闯,也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童晓星想的是,普法教育之外,还是得帮老人一把。合计之后,辅警唐骏毅一把背起老人,童晓星和另一名辅警江智霖一左一右护着,一起往附近村里的诊所赶去。

  去诊所的路虽不算长,只有1公里多,但却非常难走。一路上杂草丛生,还有好几个长陡坡。每到这样的路段,唐骏毅走路就得更加小心,童晓星和江智霖在两边保护得也更为谨慎,生怕邵奶奶摔着碰着。1公里多的路,他们走了半个多小时。陪着邵奶奶看完病、取完药,他们又将老人送回了家。“真是谢谢你们。”分别时,邵奶奶又落泪了。

  “常来”是他们给老人最朴实的承诺

  这起突发事件按理说到此就告一段落了,但就在童晓星他们回到队里后,“结局”成了另一个“开端”。王振辉听说邵奶奶的情况后,心里总觉得不放心,再三考虑之后,他决定找一天带着兄弟们再上山一趟,更深入地了解老人家中的情况。为了方便沟通,他特意安排在当地土生土长的同事做翻译。

  时隔一周,王振辉带着同事们开车出发了,车上载着米、油、鱼、肉。车子开到邵奶奶家门口时,二老正在屋前的地里忙活。看到之前帮过自己的年轻人又来了,邵奶奶开心极了,赶紧招呼大家进屋。

  互相简单问候之后,邵奶奶和老伴聊起了自家的情况。二老虽然年纪大了,却还是选择自食其力,屋外的地里种着金银花、竹笋,远处的山坡上还安放着好几个蜂箱,等有了收成,他们就挑着农产品下山去卖。但山上毕竟阴冷,二老年事已高,身体再硬朗也免不了有风湿之类的老毛病,因此,买药这样的事成了他们生活中最大的不便。

  二老说的话,高速交警的年轻人们记在了心里。陪二老聊了一会儿,他们都站起身来,开始帮着老人干活,忙了整整一下午。离开前,他们一起向二老做出承诺:“我们以后会经常来的!”

  堂堂七尺男儿,定当一诺千金。从那以后,七大队的兄弟们几乎每个月都会上山一趟,给二老带去生活必需品。而在每次出发前,他们还会打电话询问老人需要哪些药品,帮老人配好之后一并带上。

  上山下山再上山,一年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扶助老人,大伙想出的办法都是“干货”

  看望老人的次数多了,除了送去生活必需品和药品,七大队还在思考通过其他办法帮助两位老人。

  起初,队里想要每月补贴老人一些家用。可是二老劳动了一辈子,是极其淳朴的农村人,看到后生们递过来的钱,态度异常坚决——不收!无论王振辉和同事怎么劝说,二老就是连碰都不肯碰一下。

  七大队还设法向二老所在的村里了解情况,得知村里其实也一直在帮助二老。除了每月的常规补助外,村里还会定期上门慰问,尽可能为二老提供各种帮助。“我记得和我对接的村干部是一名回乡工作的大学生,他的妈妈刚好在村里食堂工作,每次见到老人下山,都会招呼他们到食堂吃过饭再回家。”王振辉说。

  对于老人上下山的不便,村里也早有考虑,曾劝说老人搬到山下居住,但二老谢绝了。村里也能理解,二老大半辈子都在山上生活,早已习惯了山间的劳作生活,硬要他们下山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也不妥当。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不着痕迹地帮到老人呢?很快,王振辉有了新点子。二老本来就把卖笋干、蜂蜜的收入作为主要经济来源,既然如此,何不去当一回二老的主顾呢?“反正这些东西我们平时也常吃,索性就在二老家买了。”王振辉说。

  二老家的土货,七大队的兄弟们是“高价收购”的。市场上卖30元一袋的笋干,他们给50元;市场上卖50元一罐的蜂蜜,他们给80元。一年下来,光王振辉就在二老家“消费”了近千元。山好水好空气好,加上二老用心打理,这些笋干、蜂蜜的质量是没得说的,而七大队的兄弟们更明白,多给二老的那部分钱,并不仅仅是一种“贴补”,而是让这对一直靠自己双手创造生活的老人更能感受到自己劳动的价值。“看到大家对买到的东西赞不绝口,邵奶奶特别开心。”王振辉说,“这或许是帮助二老更好的方式。”

  二老的方言,七大队的兄弟们至今都不太能听懂,还得靠翻译,但每次上山,兄弟们都能明显感受到二老自己人般的“不陌生”和最质朴的感谢。“我们一坐下,二老就拿出土鸡蛋,一定要塞给我们。这些鸡蛋,他们平时是舍不得吃的。”王振辉说,令他感触最深的是,每次分别时,二老总会送出很远,向他们挥手,一直到车子消失在山路上,“就凭这点,我们更加坚信,这件事做得值!”(通讯员 胡跃庭 于军 王东岳 记者 谢珂)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